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体会∣孔新峰:以中国学术之“自信”“自强” 挺立中国人的“骨气”“底气”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19日 17:42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9日,在《文史哲》杂志创办70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嘉勉情真意切,寄望语重心长。

“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出了一项重大课题,其核心关切乃是如何“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实际上,“骨气和底气”并非首次提出,早在2013年12月30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即已指出:要珍视和善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为什么说“做中国人”需要“骨气和底气”?这一设问本身就颇值思量。冯友兰先生曾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铭》中讲:“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种花家”,“做中国人”本应是一件至为荣光的事情。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人却一度“站不起来”“富不起来”“强不起来”,曾因积贫积弱乃至面临亡国亡种威胁的客观条件逐渐丧失了“自信力”。而主观上看,西强我弱的价值观、话语权格局长期存在,使得严重的外部矮化乃至自我矮化所在多有。

“做中国人”的问题,说白了就是一个国家认同的问题。而此种国家认同,既包括对于落实在民生之上的国家物质文明的认同,亦包括对于落实在民彝之上的国家精神文明的认同,还包括对于落实在民主之上的国家制度文明的认同。“民生”“民彝”与“民主”乃是“美好生活”的必备质素。因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好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大更由衷的理解和尊重了,国家认同问题和“做中国人”欠缺“骨气和底气”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由此可知,“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一项浩大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界人民孜孜以求、久久为功。对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更是民族大义、义不容辞,甚至守土有责、责无旁贷。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要求中国学术的“自信”与“自强”。

中国学术的“自信”,体现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而总书记此次回信格外强调的,恰恰是中国学术的“文化自信”,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对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关联问题再三致意。去年9月22日,他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切中肯綮地指明了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的前进方向,点出了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今年3月,他在福建考察时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学术的“自强”,也就相应地体现为善于重访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以稽古开新的风格,回答好“旧邦新命”这一核心问题。反观当下的世界,举凡新技术革命深刻开展、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生、风险社会及老龄化社会浮现、文明冲突涌起、中国崛起与世界格局变迁等因素,莫不是“大问题”,莫不呼唤着“真思想”与“新理论”。当此“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如钱穆先生在《新时代与新学术》一文中所展望的那样——“中国学者急当廓开心胸,放宽眼界,一面是自己五千年深厚博大之民族文化历史世界,一面是日新月异惊心动魄的欧亚美非澳全球新环境。向内莫忽了自己诚实的痛痒的真血性,向外莫忽了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的真问题。在此浇灌互织下,自有莫大前程!”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孔新峰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