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学习总书记回信体会 | 方辉:做好考古工作,阐释好中华文明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13日 08:10 点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重要回信,对《文史哲》在“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所作的贡献和编辑同仁的努力做了充分肯定。这既是对《文史哲》的肯定,也是对山大人文学科的肯定。作为山大的文史工作者,我深感自豪,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回信对我们文史工作者是一个极大的激励和鞭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脉相承,这包括习近平总书记的“5.17”讲话,也包括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为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发来的贺信等。这些讲话、指示和回信等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深入阐释坚持中国道路,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从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入手,通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来实现,这为广大历史学、考古学工作者指明了努力方向。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我们应该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并以此为基础深入阐释坚持中国道路的必然性。

考古学是以实物来研究人类历史的学科,其特点是实证研究,强调实物证据。今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年。一个世纪以来,考古学一项项重要发现,为重建中国文明史填补了一项项空白,使中华文明史的发展链条连接得越来越紧密。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对一个世纪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揭示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我们在做好“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的同时,还要做好阐释工作。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朱熹园考察时说,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所说的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坚持中国道路的必然性。这为新时代我国历史学、考古学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我校考古专业创办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广大师生扎根祖国大地,共发掘80多处古代遗址,已取得8项中国十大考古年度新发现,一项项成果实证了百万年人类起源史、万年文化发展史、五千多年文明起源史。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导,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作出山大贡献。


【供稿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宣传部    作者:方辉    摄影:张丹丹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