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钱志熙教授谈李白对诗骚传统及汉魏六朝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07日 16:15 点击次数:

[本站讯]12月4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钱志熙做客“新杏坛”,在中心校区作题为“李白对诗骚传统及汉魏六朝诗歌的继承与发展”的讲座。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国古代文学李剑锋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前,李剑锋致发表致辞。钱志熙教授围绕讲座的副标题“兼谈李白诗歌的法理与豪放”,指出了既有研究的不足,人们向来重视李白诗歌想落天外、语绝凡近的艺术特色,甚至有将其神秘化的倾向,却忽视了李白对前人诗作的创造性继承。实际上,如姚鼐所言,文学创作“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李白诗由能品向神品的进阶,是法古与变化的二重作用,是朱熹讲到的“李太白诗非无法度,乃从容于法度之中”。钱志熙教授认为,李白对古代艺术传统的继承,经历了两个阶段,先是摹拟古人,以《文选》为重要参照,后是拟古而变化,渐渐做到以古融今。诗歌理论的自觉不是直到宋代才成气候,李白对自身诗法便有强烈意识,他的诗法是着眼于大处的宪章和古道,宪章是儒家的伦理理想,是对国风雅颂艺术精神的概括,古道是宪章的来源,其极诣在于汉魏诗说的风骨与诗骚传统的兴寄。

钱志熙教授结合诗例,分别讲述李白对各个文学传统的继承:对风与骚的追慕,他的兴寄深微出于国风雅颂,哀怨愤激则出于楚辞;对魏晋法度的汲取,于古诗十九首、建安诗歌,取其比兴之意、散句之法;与陶渊明诗的契合,“自乐其志”是二人共同的创作态度,都摆脱了当时文坛重形式重功利的时尚作风;对大小谢的称赞和缅怀,直接评论、化用成句、写同题诗,无不显示出他受到这清新俊逸诗风的影响;与鲍照的声气相投,鲍诗的铺张扬厉养成了李诗的豪放品格,同时他们也都语多感激,常抒发蹭蹬之怀。

钱志熙教授总结到,纵然李白诗常给人以“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的艺术直观,其诗学也积蕴十分深厚,不仅遍学自《诗经》到汉魏六朝初唐的诗歌,甚至还学习其当代人的作品,无论长章短制,皆有法度可寻。研究李白复古而通变、摹拟而创造的文学进路,有利于帮助我们探索文学中继承与发展、学古与创新的关系。

李剑锋作总结认为,本次讲座宏大而不乏具体的解析,把自己的思考寓于学术,在创新性方面给人以启发。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鞠啸程    摄影:郭怡妮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黄志向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