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1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聊斋学会(筹)和山东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山东大学聊斋学与中国小说研究中心承办、淄博市蒲松龄纪念馆和齐鲁书社协办的“第二届(2020)聊斋学高层论坛”在济南南郊宾馆举行。会议收到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出版、新闻等不同机构以及蒲松龄家乡——淄博市的专家学者的65篇论文,对聊斋学研究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山东大学教授、中国聊斋学会(筹)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桂奎担任开幕式主持人。山东大学教授、中国聊斋学会(筹)会长王平在开幕辞中表示,聊斋学仍然有广阔的探索空间,要重视新媒体的运用,依托新媒体写好、讲好聊斋故事,弘扬优秀的聊斋文化。
山东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张帅在欢迎辞中表示,山东是聊斋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区域,具有聊斋文化研究的先天优势。希望加强交流,助力学术发展,为聊斋学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山东大学终身教授、中国聊斋学会(筹)名誉会长袁世硕老先生发来视频致辞。他指出,《聊斋志异》成就很高,影响深远。他对聊斋学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应该重视对遗存手稿的整理,重视对遗存传抄本的整理,注重通过后人对《聊斋志异》的诠释、评论来研究《聊斋志异》被经典化的过程,同时应开阔眼界,多做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水浒学会会长、湖北师范大学教授石麟,山东省水浒研究会会长、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杜贵晨,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副会长、广州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纪德君,分别做开幕式致辞,表示期待与山东大学、中国聊斋学会(筹)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张帅、王平共同为山东大学“聊斋学与中国小说研究中心”揭牌。“聊斋学与中国小说研究中心”是山东大学为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而批准建设的非实体研究机构,它挂靠文学院,是一个面向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开放性学术平台。

赠书仪式上,《蒲松龄研究》杂志社副主任王清平代表蒲松龄纪念馆、齐鲁书社社长昝亮代表齐鲁书社赠书,中国聊斋学会(筹)常务副会长、山东大学邹宗良教授,中国聊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山东大学樊庆彦教授,代表中国聊斋学会、山东大学“聊斋学与中国小说研究中心”接受赠书。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聊斋学会(筹)副会长、浙江师范大学高玉海教授,大连大学文学院院长高日晖,分别主持论坛上下半场大会交流。兰州大学张同胜教授、齐鲁书社副总编刘玉林担任评议人。北京师范大学于天池教授、南开大学孟昭连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燕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王冉冉教授等专家学者,针对《聊斋志异》内容分析、比较研究、《聊斋志异》文化传播、蒲松龄设馆执教地点考证、“聊斋”海外译介等内容作了主旨发言。
14日,70余位参会学者分为三组进行小组讨论。在随后举行的闭幕式上,北京语言大学成敏教授、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姜维枫研究员、曲阜师范大学刘富伟教授分别代表三组召集人对各小组讨论内容进行汇报。邹宗良致闭幕词。

11月15日,参会学者赴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沈家河村、豹岩观,周村区王村镇西埔村、苏李庄,就蒲松龄坐馆等问题进行学术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