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基础医学院举办第七十八期创新论坛,邀请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徐菲教授作了题为“非典型GPCR结构初探”的报告。此次论坛由基础医学院孙金鹏教授主持。

论坛中,徐菲教授详细介绍了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背景功能及研究进展,举例说明了针对受体的结构解析探究激活机制中抑制剂、激动剂的开发。徐菲教授还向大家介绍了他们在平滑受体结构解析中通过改造化学配体稳定受体的灵活区段的工作,讲述了实验室通过打破传统GPCR实验方法,反复筛选蛋白的基因构造和结晶条件,最终成功解析了Frizzled-4的三维精细结构,揭示了卷曲受体在无配体结合情况下特有的“空口袋”结构特征。此外,徐菲教授向大家展示了今年刚发表在Nature 杂志上GPR52受体的结构,该结构首次解密了有趣的GPCR自激活现象及其结构基础,并为GPCR的脱孤提供了线索。会后,徐菲教授与相关领域的师生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徐菲,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2006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1年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13年入职上海科技大学。徐菲教授主要从事研究以晶体及冷冻电镜技术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GPCR)在人体细胞中的信号通路,其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等顶级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