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1月30日,由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与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来华留学预科阶段汉语教学案例研讨会在山大中心校区举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社长赵中平、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郑春教授以及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山东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36所院校的100余名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研讨会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助理、《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编辑部主任陈维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国际汉语教育事业部一部副主任付彦白,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尧美教授分别主持。郑春在致辞中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历史、办学特色和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对山东大学预科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回顾。他谈到,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中提出高等学校应当重视发挥预科教育在提高本科生源质量、扩大生源规模上的作用,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希望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推动预科教育提质增效。
大会主题发言阶段,北京语言大学崔永华教授的报告以《汉语的特点与汉语教学》为题,围绕汉语学习难点、汉语学习属性和和汉语学习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崔永华教授认为外语教学法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汉语教学法应该与时俱进,借鉴第二语言教学标准如欧盟《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以及中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等制定对外汉语的教学标准。北京语言大学翟艳教授的报告以《汉语预科发展与教学模式的构建》为题,梳理了来华留学预科教育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新时期来华预科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并与大家分享了北京语言大学预科教学模式的发展经验。王尧美教授的报告以《短期强化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实践》为题,针对来华留学预科阶段短期强化汉语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原因进行了介绍,并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环节、教学评估、教材编写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对该模式的特点进行了论述。

优秀教师说课阶段,山东大学李昊天老师、连佳老师分别对预科阶段综合课教学、听说课教学进行了教学示范。山东大学王军副教授从教学设计、教学风格等方面对李昊天的教学示范进行了评价;北京语言大学翟艳教授就连佳听说课教学案例的展示情况进行了点评。此外,王军副教授的报告《初中级词汇扩展方法与教学模式》从词汇扩展的目的和内容、新词语的广度扩展和已学词语的深度扩展三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并与大家分享了实用高效的词汇教学设计。陈维昌作了题为《学术论文写作规范与技巧》的专题讲座,他结合期刊专家审稿、学科热点、学术写作规范等内容进行了细致讲解与分析,并就论文选题与创作、写作与检查、选刊与投稿等内容给出了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