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24日晚6点30,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学院兼职特聘教授徐在国做客文学院“新杏坛”,作了题为“谈安大简《诗经》的整理和研究”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院长杜泽逊教授主持,侯乃峰教授评议。王辉教授、叶杨曦教授等部分师生共同聆听了本场讲座。

讲座伊始,杜泽逊教授强调安大简的发现对《诗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讲座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徐在国教授简要介绍了安大简的接剥、清洗、取样、检测、编联和鉴定的过程,展示了安大简的保存情况和编写特点。讲座的第二部分,徐在国教授介绍了安大简的主要内容和价值,指出安大简的内容可以分为五类:“楚史类”、“诸子类”、“楚辞类”、“相面类”和“《诗经》类”。其中“楚史类”文献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系统最为完整的楚史资料,极大丰富了楚史研究的内容,对先秦史尤其是楚史研究极为重要;“诸子类”中的“孔子语录”等儒家类文献为研究儒家学说在战国时期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珍贵材料;“楚辞类”文献对楚辞的形成、发展和先秦文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讲座的第三部分,徐在国教授结合相关学术问题详细分析了安大简《诗经》的整理情况。首先,他对比分析了《诗经·秦风·小戎》中的“乱”字在安大简和《毛诗》中的异文情况,并对《毛诗》为何写作“乱”进行了探讨。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针对讲座内容进行提问,徐在国教授耐心地予以回应。随后,侯乃峰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评议,认为安大简《诗经》的整理和研究对考释古文字和认识古书成书情况具有重大意义。最后,杜泽逊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