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华东理工大学杨强教授到环境学院开展学术交流

发布日期:2019年10月20日 19:01 点击次数:

[本站讯]10月17日,华东理工大学杨强教授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主题为“海洋油气平台生产水CFC成套处理技术及生态保护”的学术报告。环境学院部分师生现场聆听了报告。

杨强教授首先介绍了报告的研究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海上油气平台对环境的影响一直备受重视,其工业生产过程中生产废水的油液分离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在此基础上,杨强教授团队对油滴的聚集机理进行一系列研究,构建了理论计算性能预测模型,开发了以亲/疏水组合纤维破乳为核心的油液快速分离装备,并对双纤维组合放大实现工业领域的应用。另外,团队利用荧光探针技术对液滴微观内循环进行探究,创造性地原位检测了内循环对液体传质的影响,研发出顺流径向深度快速萃取器。在此基础上,研发出紧凑高效模块化组合纤维油液分离装备,这是首套国产化油气生产污水处理装备,不需要投加破乳剂便能使废水处理达标。最后杨强教授介绍了处理装备在崖城海上气田平台、曹妃甸油田及渤海、南海沿海油气基地的实际应用。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就亲疏水纤维材料和处理过程中液体粒径控制等问题和杨强教授进行了交流讨论。

杨强,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海洋生态与高端装备工程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分会委员,全国化工机械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化工过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工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与装备研究。先后获得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上海市科技启明星、第七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晨光学者等荣誉或称号,已发表学术论文SCI/EI收录40余篇,授权美国、欧洲和中国发明专利50件。以第一完成人制定了国家标准1件(GB/T25152-2010)、国家行业标准1件(HG/T4380-2012)。研究成果应用到包括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等公司50多项工程项目,以第二完成人获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获2018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供稿单位:环境学院    作者:郑富馨    摄影:马小芳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赵如越 张丹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