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罗鹏谈鱼类、文字与流散:五四传统与马华文学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20日 17:43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美国杜克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性别研究与影像艺术教授罗鹏做客文学院“新杏坛”,在中心校区知新楼举办题为“鱼类、文字与流散:五四传统与马华文学”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黄发有教授主持,校内外相关领域的师生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黄发有对罗鹏的研究领域和相关成果进行简要介绍。罗鹏从文学翻译、中国与全球南方、“五四运动”百年纪念以及《镜花缘》中对“离乡病”的描写这四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本次讲座题目的来源。罗鹏认为,“家乡”与“离散”之间存在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如何将陌生之地改作家乡”是马华文学一直密切关注的话题。随后,罗鹏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比分析了鲁迅的《祝福》和黄锦树的《祝福》,他提出黄锦树的作品中存在大量的“鱼”意象,象征着文学作品中的“离散”主题,并由此进一步探讨了马华文学与五四文学之间的相关性。最后,罗鹏从字形、字义和字音三个层面,分析了黄锦树小说《在马六甲海峡》中人物“卯”的名字内涵,认为其背后体现出马来西亚华人的身份被不断切割以及重新拼接的复杂过程。互动环节,罗鹏认真解答了关于五四传统与马华文学的联系以及大陆文学与马华文学之间的差异性等问题。

讲座最后,黄发有再次对罗鹏表示感谢,认为其研究具有开阔的视野和独到的方法,希望在座师生能够从中获得启发。

罗鹏(Carlos Rojas),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现为美国杜克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性别研究与影像艺术教授。著有《裸观:中国现代性的反思》《长城:文化史》《离乡病:现代中国的文化、疾病以及国家改造》。同时也是译者,译有阎连科、余华、贾平凹、黄锦树等当代作家的作品。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于欣琪 李彤    摄影:覃女穆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杨虓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