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张治谈“路吉阿诺斯在中国:以周作人、罗念生与钱锺书为代表”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30日 08:11 点击次数:

[本站讯]4月26日,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张治做客文学院“锐讲座”。在中心校区举办题为“路吉阿诺斯在中国:以周作人、罗念生与钱锺书为代表”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叶杨曦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叶杨曦教授对远道而来的张治教授表示了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张治教授的学术研究和学术经历。本次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张治教授首先简要地介绍了路吉阿诺斯其人。路吉阿诺斯以“琉善”之名为人们所熟知,他是公元二世纪罗马帝国白银时代以希腊文写作的一位叙利亚讽刺作家。随后,张冶教授分别从周作人、罗念生和钱锺书三位作家入手,讨论了路吉阿诺斯的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和接受问题。在中国接受西方古典文化的过程中,路吉阿诺斯是一个“多面者”,这体现在对他姓名的不同翻译上。周作人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译其短篇,出版两册《路吉阿诺斯对话集》。罗念生也曾在七十年代末与几个学生合译了一部《琉善哲学文选》。译名是周、罗两人于翻译古希腊人名体例上的分歧所在,罗氏用的是英译名Lucian,而“路吉阿诺斯”由周作人从古希腊文发音译出,是名从主人的意思。相比前两人,张治教授认为钱锺书的阐释更倾向于个人阅读,他将路吉阿诺斯翻译为“鲁辛”。最后,张治教授以北大图书馆的借书卡作结,他认为这些卡片上的借阅人正好反映了一段路吉阿诺斯在中国的接受史。

张治教授总结说,周作人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翻译《路吉阿诺斯对话集》,这个思路带动了民国时期施蛰存、戴望舒、沈宝基、伍光建等人的相关翻译活动。而罗念生翻译的《琉善哲学文选》,则表彰其“抨击一切唯心主义哲学派别,高举唯物主义哲学的旗帜”的行为,这是僵化思想指导的欧洲哲学史先已确定了的判词。周、罗这两位译者的动机都太强烈了,对我们认识原作者多少都是一种妨害。相比之下,钱锺书的读书札记,随处漫谈,反倒使其文笔与思想显得更为生动、深切了。

张治教授的演讲引起了听讲者的广泛思考和讨论。马兵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希望张教授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观念能给在座的师生在各自的研究中带来启示。

杏坛名帖:

张治,1977年生,山东淄博人。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副教授。译作有《西方古典学术史》第一卷及《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著作有《蜗耕集》《中西因缘》《异域与新学》《蚁占集》《文学的异与同》。主要研究兴趣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并涉及西方古典学术史、翻译文学和中西学术比较,近年从事钱锺书手稿集的研究。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郁秀青 李彤    摄影:仇子兴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王天歌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