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6月21日上午,经济学院第215期高级经济学讲座在中心校区举行。武汉大学刘岩教授给经济学院师生带来了题为“金融去杠杆的宏观影响及政策调控”的学术报告。
报告指出,当今中国宏观杠杆率很高,国有、大型企业与地方政府债务水平居高不下,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系统性风险,因此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中国三大“攻坚战”之首,“去杠杆”问题迫在眉睫,但是怎么去杠杆,去杠杆的力度、节奏、配套调控政策的制定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而深入了解金融去杠杆的宏观影响是决定恰当政策调控的必要前提。因此,报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报告首先利用包含了Gertler-Karadi金融中介设定的基准RBC模型来分析金融杠杆稳态特征,说明经济中存在高、低杠杆两个稳态。利用这一特征,报告通过非线性算法,量化求解模型经济从高杠杆稳态向低杠杆稳态转移时的宏观变动。接着,报告进一步指出,在金融去杠杆的过程中,金融业资产-负债缩表与权益资本增资同步进行,这在短期内会压低居民储蓄收益率、抬高中介利差,导致就业、投资与产出下降;而跨期替代效应会导致短期消费增加,部分抵消对总产出的影响。最后报告对金融去杠杆的配套政策进行了探究,指出配套政策在实现金融去杠杆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小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报告结束后,刘岩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并针对相关问题作出了解答。
刘岩,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助理教授。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数学、经济学双学位;2014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并获得经济学博士。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金融中介、博弈论等,目前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