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5月20日,应山东大学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学院边秀房教授邀请,中国铸造学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特种凝固加工研究所郭景杰教授和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吉林大学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郎兴友教授共同到访山东大学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并作报告。
郭景杰教授作了题为“哈工大先进材料特种凝固加工研究所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先进材料特种凝固加工研究所的工作现状,包括研究所的组织结构、人员构成、主要仪器设备、主要研究工作,最后对研究所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郎兴友教授作了题为“高能量密度存储的超级电容器”的报告,介绍了多孔材料复合电极的设计及在高性能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报告结束后,郭景杰教授和郎兴友教授与在座师生就感兴趣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此次报告丰富了大家的科研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科研视角,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郭景杰,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哈工大先进材料特种凝固加工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铸造学会副理事长、《CHINA FOUNDRY》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国家科技奖金属材料组评审专家、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近年共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项、国防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子项、总装预研重点项目等十余项。已出版专著7本,发表SCI论文450篇,被他人引用4000余次。同时,获得部级一等奖5项、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应用,近五年承担了国防重点基金项目超高温材料的成形技术基础研究,为实验室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郎兴友,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第二批),吉林大学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第三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第二批)。主要从事介观材料相变热力学、材料表/界面科学、多孔金属、合金和复合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在Nature Nanotechnol.、Nature Mater.、Nature Commun.等著名SCI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受邀撰写外文书章节2章。SCI被他人引用34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1100余次,H=26。获授权美国专利和日本专利各1件,授权中国国家发明专利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