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校史一页 > 正文

跨越百年的记忆——讲述山大图书馆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15日 15:23 点击次数:

巍然屹立的山大图书馆

一代又一代山大人的情缘所在

这一方小小天地

涵容着广博深邃的思想

孕育着闪闪发光的梦想

是千万人恣意遨游的王国

博尔赫斯曾言: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今天,

让我们再细细端详——

狄考文与登州文会馆图书室

“大约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我就看见铅印的三本厚厚的书,题为《笔算数学》,是山东文会馆狄考文著作的。”

——顾颉刚《我所认识的齐鲁大学》,1945年

1864年,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创建了登州文会馆,成为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源头之一。为了促进现代教育扎根中国,狄考文坚持中文授课,用中文翻译编著了《代数备旨》《理化试验》等自然科学入门书籍,作为登州文会馆理科教学的课本,也成了文会馆图书室的第一批藏书。这些书籍随后风行全国,成为很多学校的现代科学教育课本。

●《山东大学堂章程》与藏书楼

俟建造学堂规模大备后,应添设藏书楼、博物馆各一所,以资考证而广见闻。

——《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第一章第二十五节,1901年

《山东大学堂章程》中提到的藏书楼,功能与现在的图书馆差别已经不大,有开架阅览和准许借出图书馆的书籍,也有独立的报刊室。书刊的采购由总教习(相当于教务长)和总办(相当于校长)负责,额定经费为每年500两白银,如有超出,须向巡抚上报核定。在收藏报纸方面,《山东大学堂章程》还特意加以要求,所谓“议论不甚纯正”的报刊不得入藏,以便学生“广见闻”的同时做到对学生思想的把控。

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图书馆

“诸如此类,皆所以求一书能有一书之用,一人能尽万卷之益也。”

——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1931年

19世纪30年代的国立青岛大学到国立山东大学时期是山东大学校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图书馆在此期间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剧作家宋春舫、文学家梁实秋、图书馆学家皮高品等相继任职图书馆,为图书馆科学合理地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校在自身经费常有不足的时候,坚持对图书馆的经费供应,每年图书馆经费在5万元上下,在全国仅次于中央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在此发展之下,图书规模从1932年的6.2万册发展到1936年的8.5万册,年阅览人次达到7万人次。

更难能可贵的是,图书馆定位精准,布局合理,当时《国立青岛大学周刊》(《山东大学报》前身)在第一期就与图书馆紧密相连,开设了图书馆增刊。据校报报道,彼时,图书馆收录书籍贵精不贵多,重在选择精当,妥善经营,每一年图书管理员都要向新生讲授“读什么书”“如何利用图书”等问题。杨振声校长宏伟蓝图中的“广厦万间、高梁千栋”,终于初具规模。

烽火中的漫漫西迁路

装运四百箱(书籍)至南京浦口,是年十二月南京失陷,全部书籍沦于敌手!

——《国立山东大学三十七学年度概览》,1948年

1937年抗战爆发后,平津迅速沦陷,青岛危急,山大奉教育部命令组织学校西迁。原定迁至安徽安庆,借用安徽大学校舍复校,但随着战事推进,目的地改为四川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

图书馆的图书主要分为两批,第一批76箱,用火车从青岛经西安运往万县;第二批400箱,拟定由浦口经水路运到万县,结果南京失陷,书籍全部散失。

1938年学校在万县复课,不久后由于损失严重,教育部下令“暂行停办”,师生并入国立中央大学,图书一并移交给中央图书馆,其中生物、医学类书籍又借给贵阳医学院。后者因贵阳医学院图书馆火灾而无存;前者经过八年辗转借阅,至抗战结束后1946年山大在青岛复校,交回的图书仅8594本。至此,山大图书馆藏书的90%左右已因为种种不同原因散失。

一部“集体日记”,一段新的纪元

从前蔡元培先生做北大校长时,主张教授治校……我也一向主张馆员治馆,一切馆务均由同人开会决定。

——图书馆馆长陆侃如《图书馆集体日记》,1949年

这是图书馆收藏的1949-1950年图书馆馆长陆侃如执笔的《图书馆集体日记》中的第一页,是陆侃如对四个月以来(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到1949年10月7日)馆长工作的总结。解放后的山大图书馆尝试民主治馆,一改过去馆长“一言堂”的制度;设置建议箱积极听取读者意见,图书馆风气为之一新。

山东大学图书馆在这一阶段蓬勃发展,藏书从1949年的8.3万册增加到1958年的38.8万册(其中有一部分是原华东大学和齐鲁大学的藏书),积极采购书籍,妥善收藏了出版的《文史哲》与《山东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各界人士也积极捐献书籍,如历史学系丁山教授将藏书分三次赠送给博物馆,仅1952年一批就有5000多册,内含多种古籍。

新千年,新山大

新的千年,给山大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必将迎来山大历史上新的辉煌。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臧乐源《迎接新的辉煌》,2000年

2000年7月,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山东大学,百年山大又踏上了一段崭新的历史征程。三校图书馆也随即合并成为新山东大学图书馆。目前,山东学图书馆设有中心校区图书馆、蒋震图书馆、洪家楼校区图书馆、趵突泉校区图书馆、千佛山校区图书馆、兴隆山校区图书馆、软件园校区图书馆、青岛校区图书馆、威海校区图书馆。各图书馆之间已实现图书资源的调配和数据互通,学生凭正式校园卡,可到各校区图书馆借阅所需要的图书,所借图书可在任一校区图书馆归还,真正做到了“凡我在处,便是山大”。

大美威海,梦想起航

山东大学(威海)图书馆创建于1987年,2003年新馆建成使用。新馆大楼主体12层,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楼内装有中央空调、自动消防、楼宇监测和电子屏幕等现代化设备。全馆实现无线网覆盖,并设有阅览座位1823个。截至目前,已拥有中外文藏书近168万册,报刊合订本3万册,中外文期刊2400余种,报纸130余种。除印刷型书刊文献外,图书馆还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各类中外文数据库200余个。

近年来,山东大学(威海)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图书采访、编目、流通、期刊管理、书目查询等业务工作全部实现了计算机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读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信息服务环境。

黄海之滨,谱写新篇

山东大学(青岛)图书馆,建筑面积8.16万平方米,是全国高校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设有报告厅、路演间、智造坊、新技术体验区以及预演间、录音间、摄影间、棋艺室、书画室等功能区域,收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类书刊近20万册,尤其以政治、法律类文献最为丰富。此外,青岛校区是山大各校区图书馆中率先引进RFID技术的,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和师生借阅效率。

在青岛校区图书馆门前,安立着“为天下储人才 为国家图富强”的石刻,与中心校区图书馆前的相同石刻遥遥相望。

古籍藏书与古籍保护

山东大学历史悠久,图书馆藏书当中也有丰富的古籍藏书。目前图书馆共藏有古籍4万3千多种31万余册件,其中已有87部入选国家第一批至第四批珍贵古籍名录,《方望溪先生文稿》《明舆图》《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文集》等5部古籍参加国家珍贵古籍特展。主要收藏文史哲藏书的中心校区蒋震图书馆收藏次生古籍8万余册,包括四库全书、民国史料、港台书籍和其他大型丛书系列等,特藏部收藏古籍善本等珍贵特藏1万1千多种3万7千余册件。

图书馆特藏文献研究所共设有古籍书库3个,民国文献书库3个,总面积2100多平米,书库内恒温恒湿,监视监控、防火防水防盗等设施齐全,做到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丰富的古籍资源。

数字资源与利用

2010年,图书馆制定了电子资源发展政策,积极支持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不断加大对数字资源的投入。目前图书馆40%左右经费用于电子资源的维护和更新,结合学科建设实际需要,订购了中国基本古籍库、美国光学学会数据库、美国经济学会经济学全文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目前拥有数据库210个,电子图书155万册,全文电子期刊3.7万种,电子学位论文505万篇。此外图书馆还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学术写作规范等课程和讲座,积极引导师生使用馆藏数字资源。数据库使用人数和频率逐步提升,数字资源在师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占到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百廿创业维艰,终成邺架巍巍。山东大学图书馆随时代发展不断革新,将继续带着情怀与温度,一如往昔的坚守初心,续写图书馆的温情故事,描绘异彩纷呈的长轴画卷。

注:原文刊载于《山东大学报》2021年第08期第02版。


【供稿单位:山东大学报    作者:胡慧婷 魏赫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徐龑鹏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