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时间能够闲下来安静的欣赏一个电影,正好下午的课结课,空余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可以让我完成这个小小的愿望。我拉上床帘,瞬间有了电影院昏暗的感觉。前几天我关注的公众号推送推荐过《红鳉鱼》,下载好的资源早就在电脑里等我了,这回终于可以悠闲的观赏了!
《红鳉鱼》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84年,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讲述了立川派落语宗师—立川谈志以及他四个徒弟的故事。所谓落语,是一种日本的传统话艺,不依赖任何服装道具音乐,全凭一个人的身姿,手势,音调等的变化来逗观众开心。这有点类似我们国家的相声。故事的男主角佐佐木信行,由于在高中时期观看了大师谈志的表演,因此立志当一名落语艺人,后来他拜谈志为师,获得了“立川谈春”的艺名。谈春初来乍到,师父什么都不教,只是让他打杂,一口气吩咐他去做十四件事:去超市买牛奶和100g猪肉末,寄明信片,修花洒,换枕头套……甚至师父在看不爽阳台上的黑猫时,要谈春用气枪赶走它,“不能打死,要打成重伤,让它以后都不敢靠近这里。”看着师兄们一个个忙前忙后,谈春困惑郁闷极了,“我到这里到底是干什么啊?”。到后来,师父根本不提要教他落语,甚至瞧都不瞧他一眼,就这样被冷落好几天后,谈春鼓起勇气问师父还能不能再练习落语,师父却回答说:“不用了,我管不了你,你不适合落语!”。然后,谈春就被发配到菜市场打工了,一年以后才能回来。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送货的时候,他被后面的人撞到了,捧着的烧卖全洒了,回去被老板娘一顿臭骂,谈春解释道“是他撞我的啊,怎么躲开啊!”,老板娘让他“后脑勺也要长上眼睛!”。
被忽视,被误解,天天受委屈,我想这部剧之所以接地气,是因为有这个如我们绝大多数人一样,曾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少年。但这部剧与众不同是因为师父谈志!谈志绝对是影史上最有个性的师父之一,他看起来毒舌又严厉,但其实每个看似不经意的举动,都有深意。为什么每天不传授知识,而是布置那么多杂事给徒弟做呢?因为记忆力是落语的基本功。想要从初等的见习垫场,成为正规的二等落语艺人,只有一个条件:背下五十篇古典落语。考试当天,师父会随机抽查。如果连十五件杂事都记不住,怎么能背下五十篇典故呢?所以当谈春想偷懒,觉得师父自己应该也记不住这么多吧,遗漏几件事也不会被发现的,师兄却说出了惊人的现实,别说十五件事,三十件事师父都能记得一清二楚,那些想着偷懒的人,全部都被逐出师门了!那为什么要发配谈春去菜市场呢?因为落语讲的就是市井百态,不去亲身体验,讲出的段子再有趣,也就是机械的背诵而已。师父的每一个看似奇葩的决定,每一句刻薄的话,传达的都是落语艺术的真谛。他嘴里常说:“不要随便道歉!不能总是向别人低头!”这是落语艺人的尊严。但是几位徒弟出师,正式成为落语艺人时,他像观众深深鞠躬,“今后有劳在座各位的关照和提拔,拜托你们,请一定要喜欢他们”。看到这一幕,眼泪瞬间就充满我的眼眶。
这部电影从头到尾,讲的都是普通人的故事,可以说是一群努力的失败者的故事。他们并不聪慧,却从未停止努力。主角虽然有天分,也热爱落语,不怕吃苦,却没有像其他励志片主角一样一路开挂,成为最出色的那一个。这一幕让我至今难忘,有一次,师傅让谈春去买金鱼回来,谈春却把一大部分钱拿去吃烤肉,然后买了十条红鳉鱼回来充数,还骗师父说那是很贵的金鱼。师父知道他耍了小聪明,但没有戳穿,将红鳉鱼养在鱼缸里。片末,师父说:“红鳉鱼就是红鳉鱼,无论多努力都无法成为金鱼。但没关系,采取行动,让自己变成一条优秀的红鳉鱼就好了。”。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励志,没有热血的追梦过程,也没有梦幻结局。因为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失败才是常态。唯一不能打到我们的,只有源源不断,自我痊愈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