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2017出师表:为谁辛苦为谁忙?

发布日期:2017年01月04日 15:06 点击次数:

  习近平在2017新年贺词中发出了“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召,中央电视台的随机采访“为谁辛苦为谁忙”感动了亿万观众,从总书记到普通群众都体现出了热爱生活、干事创业、追逐梦想的精气神。新年新气象,2017的大幕已经开启,如何以崭新姿态迎接党的十九大?参考答案:从无字句处读书,撸起袖子加油干;与有肝胆人共事,勇于担当谱新篇。
思想认同
  周恩来在南开大学读书时曾写下这样一幅自勉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其中“有肝胆人”指的是有信仰、有担当、有抱负、有道德、能肝胆相照的人,“无字句处”指的是日常生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983年,28岁的北京大学团委书记李克强给自己立下三句话:从无字句处读书,同有肝胆人共事,向潜在目标挺进。两位共和国的总理在青年时代思想认同,而且是跨越时空的大学环境时期的思想认同,使我们看到了箴言所蕴涵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风云际会,沧海横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使我们看到了“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看到了“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的肝胆之人。箴言似誓言,从思想认同出发的人多了,地上便有了路。
地上有路
  现实生活才是一本真正的“无字之书”,人生的高度取决于生活的厚度和认识的深度,需要我们用心去体味和感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谁辛苦为谁忙?举些我们身边的例子吧。
  2016年11月,跟随学校“两学一做”督导一组对部分学院和附属医院等十几个单位进行了调研、督导。从“读者”的视角来看,真是做到了见人、见事、见成绩、见问题。总体来看,各单位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千差万别不平衡,远近高低各不同”。这里,特别推荐三个“有肝胆人”的群体,从中认识一下什么是无字之书和肝胆之人。
  第一个群体,院党委层面:有的学院党委。他们的做法是:借助“两学一做”的东风,结合综合改革目标,全面调整和整顿了各系、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的党政负责人,建立健全了学院的现代治理体系,在全院树立起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使学院发展换档提速、步入“高峰计划”的新时代,可圈可点。他们的精神是:“亮剑有能力,领导有魄力,党建有活力,发展有动力”。特别是当年上任的院长同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是一个有信仰、会做党建工作、擅长行政管理的“双料学者”,说话有底气,做事接地气,工作有朝气。这个学院党委的做法和精神值得宣扬和推广。
  第二个群体,教工党支部层面:土建与水利学院岩土中心党支部。他们的做法是:在工程现场、实验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最后撤出、不畏艰险、敢打敢拼,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令人敬佩。和平时期,他们的工作环境就算是“上甘岭”了。他们的精神是:“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机关头豁得出来”。岩土中心党支部的做法和精神值得宣扬和推广。
  第三个群体,学生党支部层面:组建“精准帮扶”讲师团。他们的做法是:亮身份、见行动,以自身的优异成绩和“精准帮扶”的方式,帮助成绩落后同学实现“消除挂科”或学分绩点提升。这样的群体遍布在土建学院、材料学院、电气学院等多个学院。他们这些群体的精神是:“精准帮扶定目标、完成任务有指标、无私奉献看实效”。他们的做法和精神值得宣扬和推广。
无字之书
  以上三个群体告诉我们:“为天下储人才”需要用党建思想来武装头脑,“为国家图富强”需要用党建工作来保驾护航。从无字句处读书,学无止境;与有肝胆人共事,气有浩然。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教书育人,久久为功。
  读“无字之书”,便是向社会学习,向生活学习,向群众学习。大家熟悉的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人生三部曲,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正是高尔基在苦难中成长的“无字之书”成就了他人生三部曲的“有字之书”,有字无字辩证统一,高尔基的那些刻骨铭心的“大学生活”震撼了多少读者。今天,我们读一切有字、无字之书,贵在独立之思考、思想之改造、社会之奉献,要用奋斗书写“我的大学”,用生命回答“为谁辛苦为谁忙”。
  为谁辛苦为谁忙?央视随机采访的基本答案是:为人民服务,为养家糊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现实版的“人生旋律”。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普通群众像诸葛亮一样,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闪亮的坐标和思想精华,充分体现着人生的信仰、使命、责任和担当。
  这真是:人生不过几十年,心底无私天地宽;有字无字贵自知,自强不息在人间;学思悟行寸心知,公廉勤慎放心坎;人生不是一场戏,休得浮生半日闲;愚公移山多壮志,长征精神代代传;撸起袖子加油干,攻坚克难迎向前;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巨变看发展。

【供稿单位:党校    作者:白向忠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宋爽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