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深情一万重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06日 08:57 点击次数:
为期十五天的支教很快就接近尾声,从刚开始的紧张不安到现在的充实稳定,我和支教地的孩子们一起成长着。十五天,短暂又漫长的时间,短暂到转瞬即逝、白驹过隙,总嫌流年偷换,很多事来不及去做;漫长到可以用一生去回忆,总归不负韶光,不忘初心。
以前总以为自己是一个不懂深情、不会文艺的人,对很多事情都漠然,步履匆匆。但当我踏上这一片陌生的土地,闻到泥土中混合着的庄稼香气,看到淳朴的孩子们的笑脸,逐渐明白了人生中也是需要停下来感受一些东西的。
清晨的第一缕光照在了水泥地上,远处是鸟的呼唤,近处是孩子们的蜂拥而至。天空那么蓝,那么灵动,伸手,感受到了冰凉的触感。与孩子们的第一次见面,是炎热的午后,没有蝉鸣,没有聒噪声,世界都安静了。相对于孩子们的笑脸盈盈,我更显得紧张与手足无措一些,所幸没有差错,就这么将见面会进行了下来,团队介绍、自我介绍、游戏环节。握到了小朋友的手,汗津津的,带着激动热烈的脉搏跳动,朝气蓬勃。我看着他在阳光下熠熠闪光的睫毛,以及单纯灵动的大眼睛,惹人怜爱,想起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黄口儿岁月,幼年模样。
乡村的孩子成熟的都比较早,懂得生活的不易,明白长辈的操劳,会早早地为自己的生活作打算,他们脏脏的小手上往往承担了更多的家务,澄澈的眼睛往往看过了更多的现实和荒凉。
黄土般淳朴的孩子,反倒让人更怜惜。
手工课、英语课、希腊神话课,与每个年级的孩子们都度过了不可遗忘的课上时光,孩子们渴望的眼睛,略显害羞的脸庞,上课回答踊跃的小手,渴望被肯定的目光,都一帧一帧定格成了美好的记忆。当新筹建的书屋大门打开,孩子们像小鸟一样蜂拥而至,一本一本的图书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们说,以前没有读过很多书,家长忙于生计的背影让他们无法张口说出想要拥有课外书的愿望;他们说,以前没有了解这么多的百科知识,村外世界的花花绿绿无法想象。捧着崭新的书,怀抱着对未来的幻想,孩子们终于可以开始构建对未来期许的蓝图,梦想也终于开始有了最初的样子。当孩子们围绕在我的左右,拉着我的手诉说着那些夏夜,小虫子与糖果时,感觉笑容总是忍不住地在脸上漾开,拉着孩子们的手,感受着他们手心的温度以及那种汗津津的触感,总觉得这样的生活会让我在多年以后仍然记得。仍然记得那个熟悉的午后,阳光很灿烂,孩子们的澎湖湾的歌声在脑后响起,空气中氤氲着的是乡村田间地头的泥土的香味。
总是对“深情”两个字嗤之以鼻,好像任何事情加上深情两字都会显得特别矫情和不堪。但是当我在这里,站在这个我度过了十五天的校园之中,想到之后再也不会回到这片地方,想到之后再也不会见到这群可爱的孩子们,想到之后要与队员们分别,我的眼眶,就不争气地红了,好像生怕辜负了美好的时光似的贪婪地想要将这一切都记住,怕时光不挽留。
柳枝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支教的最后几天,我们约定好不跟孩子们说要分别的消息,但孩子们好像都知道,一个劲地围在我们身边,好像怕一眨眼老师就飞走似的。有一个队员在课上教孩子们唱《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孩子们的歌声很澄澈,很优美,越过教室传到了我们的耳朵里,心里泛起了涟漪。课下,孩子们挤在办公室门口给我们唱新学的歌曲,唱着唱着,歌声就变得哽咽起来,有几个孩子偷偷跑走到走廊里抹起了眼泪,平日里调皮的大孩子也红了眼眶。这场景,我看在眼里既感动又心疼。作为小班的副班主任,见证了最后与小班孩子离别的时刻。我站在讲台上,看着这些可爱的小脸,第一句话就已经泣不成声,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太小以至于不懂分别,而我已经太过成熟以至于见惯了分别。但是,当分别的视频背景音响起,我就已经哭的不能自已,原来自己比想象中要多情的多。
自古多情伤离别,支教结束了,现在我坐在回家的列车上,仍然心潮澎湃,难以平静。经历过的才会懂得,感谢生命中这些柔软的细节,让我也学会了驻足某一个地方,从日出观赏到日落。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邢子玉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文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