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妤姐姐,我要给你个惊喜!这次月考我英语得了87分!下次期中考试我要突破96!我能行对吧?”伏案小憩,“叮”的一声将我从清浅睡梦中唤醒,手机屏悠然浮现“奇迹三班李飞军”的消息。我久久凝视着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思绪悄然飘回这个盛夏在德州乐陵,在“奇迹风帆”支教的日子。
第一次站上讲台,我用力地注视奇迹三班的每个孩子,一张张朴实的脸庞洋溢着新奇的探知与纯真的美好,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流转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咱们班叫奇迹三班,接下来的两个周里,请和我一起创造奇迹。”这是我在奇迹三班讲的第一句话,也是自己对这次短期支教的郑重承诺,以激情与热血点燃希望,用爱心与责任传递温暖。伸出双手,敞开心房,来,请和我一起创造奇迹。
很多人都在质疑短期支教的意义何在,讨论短短几个周里志愿者能够给孩子们带去的究竟是什么,我也在思索自己能够给予学生什么,此行想达到什么效果。队长也说过,我们不是去施舍同情,也不是去体验站上讲台的快乐,更不是带领学生玩乐度日,我们只有两个作用:要么给予知识,要么树立习惯。或许知识随时间的推移,渐渐会被搁浅于远去的记忆,但良好的习惯却能使人终生受益。此番言语俨然成为萦绕心头的晨钟暮鼓,时刻警醒自己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当初为何出发。所以我的支教安排就是,开设《英语听说》课程,从听力与口语两个维度切入,将自身积累的学习经验与高效方法教授给学生们,期间穿插个人成长经历与成才故事,旨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
怀着严谨与厚重的希冀,我开始了此次的讲台之旅,孩子们的课堂反应证明了初心的正确性,课后的小册子写满“老师您的课我好喜欢”“王老师讲得东西很实用”“谢谢老师让我喜欢上英语”……每当看到孩子们肯定的话语,酷暑的炎热与思亲的苦闷便会一扫而空,连身体也抛弃了劳累的困顿,整个人又是精神焕发充满干劲。无意中看见办公室中奇迹三班的期末成绩单,简短的分析后,我惊奇地看见排在第九名的李飞军英语成绩只有65分,而满分120,这刺眼的数字与其他优秀的成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他考到80分,毫无疑问位列第一。那一瞬间,一个坚定的信念涌入心头,于是有了一次午后的促膝长谈,以及之后一位少年的悄然改变。他说,他要创造奇迹。
此后,晨读时再也寻不见那个贪玩的身影,课间会看见笔直站立着一位狂背单词的少年,我的眼睛是捕捉奇迹的镜头,永远定格了那些令人欣慰与感动的瞬间。每个傍晚,我都会回答他很多关于学英语的问题,看到了他一点一滴的努力,并且预见了不久的未来里酝酿着的奇迹。“奇迹风帆爱心交流册”记载着一位叫李飞军的少年心路历程,“奇迹风帆”爱心服务团见证着花园中学孩子们的良好改变,这个夏天,写意了一个携手并肩共创奇迹的永恒故事。故事未完,感动未灭,奋斗不止,爱与梦想将会一直延续。
从盛夏到深秋,我有幸见证了这位少年缔造的奇迹。今收此信,感慨如许: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只要你肯努力,你肯用心,你愿意为梦想而改变,你能够坚持不懈地去做,那么,请你握紧我的手,来,请和我一起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