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七号乘坐西去的火车,我们山东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一行十一人来到了山西省灵丘县,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从灵丘县城到支教学校——上寨中学大约需要一个小时。行程中所见的大多是盘山公路。那时的山灰蒙蒙的,荒凉的高山上石崖突兀,只有在阳光明媚的时候,这一切才看起来柔和一些。绵延的大山阻断了远眺的视线,却让人无比期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山西省位于祖国的中西部。我所在的中学位于山西一个经济、教育都相对落后的上寨镇上寨中学。我担任学校初一年级的英语、舞蹈和微机老师。
这所学校大约有600名中学生,整体来说,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比较先进,但是教学的硬件设施比较缺乏,学校的硬化和绿化做的也很欠缺。例如,全校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物理、化学实验的实验器材不齐全。校园里还没有水泥路,大部分都是泥土路,连篮球场、足球场也都是泥土路。
我和其他两名志愿者来到这里,教学工作跟当地老师一样,但是会比他们多做一些其它的工作。例如:校园广播站、学生会以及编写课外教材等。凭着勤奋工作和谦虚学习式,经过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已经基本适应了这里的教学工作。
这里的孩子小学的基础没有打牢,以至于很多学生跟不上初中的课程。因此我利用假期时间多给他们补习功课,以期他们能够跟上初中正常的教学步伐。
这里的孩子很纯真,很善良,也很聪明。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是住在一个楼上的。前段时间,我每天会忙到很晚,没有休息好。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就看出了我的倦意,当天晚上敲开我的宿舍门说:“老师晚安,早点休息。Good night!”然后做个小鬼脸跑开了。当时,我很感动,学生们很懂事,能教她们,我很欣慰。
当然,学生们也有不听话的时候。刚开始,我作班主任,班级里的各种事情都需要管理。尤其是初一新生,学校的各种学习、生活习惯还没有适应,管理起来更加困难。班里有些调皮的男生,上课的时候时常会睡觉、说话。我想,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一开始就不能使其跟上正常的学习步伐,那么三年后很难考上高中,因此,我把这些学生列为重点管理对象:上课的时候多关注他们,给他们布置适合他们完成的学习任务;多叫他们到办公室谈心,多加教育。这样,他们虽然进步比较慢,却依然在进步。我想,只要作为老师的我能够多辅导他们,他们就不会掉队,三年后也能顺利地考上高中。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一直坚信这一点。
最近,因为讲课时间长,给学生补课的时间比较多,嗓子有些疼。但是,我心里很充实。回想来到上寨中学三个月的支教生活,我发现自己一直是忙碌并快乐着。从来没有这样踏实地生活过,也从来没有这样开心过。我的内心一直记着一句话:用一年不长的时间来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学校还是一样的喧闹:顽皮的孩子,淳朴的当地教师,蜿蜒的小土路和温暖的阳光。时光没有改变任何东西,只是我们自己在慢慢的改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