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电视剧翻拍潮,我们缺少了什么

发布日期:2014年04月29日 15:49 点击次数:

  近几年来,电视荧屏上的翻拍剧可谓是泛滥成灾。不管是从拥有“跨国三角恋”的新《还珠格格》,到特效满天飞的张纪中版新《西游记》,还是从造型剧情毁三观的新《水浒传》,到青春范儿十足的新《红楼梦》,这些国内翻拍剧在带给人们重温经典回忆的同时,也难免会遇到褒贬不一的评价。就目前的国内影视翻拍情况看来,大部分的翻拍剧总是难免“山寨”、“雷人”的帽子,真正能够超越前人的寥寥无几。
  首先来看看我们国家电视剧翻拍的现状。目前我们国家的影视作品翻拍剧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改编或翻拍自文学作品,比如各种版本的新四大名著电视剧,吸引各个年龄层的观众,亦或是改编自青春文学热门小说的《小时代》、《致青春》这种获得了高票房的电影,当然也包括近几年火爆的《千山暮雪》、《后宫·甄嬛传》、《步步惊心》等由改编自网络人气小说的电视剧。这一类的翻拍剧想要获得高口碑实际上是非常不容易的,一方面以前的电视作品已经在观众的心中留下了经典的瞬间,很难被模仿或是超越,而且目前翻拍剧的演员选择更加侧重使用新人,较之旧版本的老戏骨,二者在演技水平上的差距高下立现。由于在文学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观众对于四大名著这种经典作品所翻拍的影视剧总是难免怀着敬仰的心理去观看,所以会难以接受各种新版作品在剧情上的“现代化”。另一方面,由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想要达到观众的预期也是很难的,因为观众首先是读者,他们对于故事的情节设置已经通过阅读小说了解了,而“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剧组通过几十集或是两三个小时的时长是很难满足众口难调的观众的。
  第二种是直接翻拍来自其他国家已经获得成功的优秀影视作品。这种类型的翻拍剧在目前的电视市场上已经十分普遍,不管是美剧、日剧、韩剧,都可以“中国化”得为我国所用。比如前几年在湖南卫视热播的《丑女无敌》就改编自经典美剧《丑女贝蒂》,韩国家庭伦理收视冠军剧《妻子的诱惑》也翻拍成了《回家的诱惑》,还有由日本的《花样男子》漫画改编的大陆版《一起来看流星雨》等等。这一类的翻拍剧大多是国外影视剧的一个“克隆”版,使用与国外作品相同的剧本大纲,甚至有些翻拍剧连拍摄饰品设置也要与原作保持高度一致,除了换了会讲中文的演员外,基本上就是对原作的复制粘贴,更不要谈什么新意和创意了。除此之外再加上编剧们拙劣的广告植入,演员们青涩稚嫩的演技,与原作出入过大的演员形象,不管怎么看这一类的翻拍剧总是让人槽点满满。但是在目前的市场上,这类的影视翻拍剧依然火爆,今年年初火遍国内大江南北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也有传闻说有许多国内影视机构正赴韩出高价购版权。这种低口碑高收视的找骂式营销俨然已经形成了规模,而这种模式会对我国的影视产业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又有很大程度上是负面的,改编影视结构现状变得愈加迫在眉睫。
  对于影视翻拍剧霸占影视市场,翻拍剧质量良莠不齐这样一些问题,翻拍剧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俨然成为了“山寨”的代名词。毫无疑问,我国目前影视结构中的翻拍剧还有许多需要值得规范完善的地方。
  就翻拍剧自身来看,过于局限在原作的框架之下,剧情生搬硬套、毫无创新发挥,顶着一个山寨的剧名,拍摄一模一样的电视内容,情节、对白、造型、场景全都保持与原作的高度一致,我国的影视编剧水平着实让人汗颜,如此移花接木的做法不过是如同机器规模化生产一般了。翻拍自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红与黑》的韩剧《坏男人》,编剧以韩国化的方式将原作改编,展现现代社会中最接近人性的真实一面,将原著中的人物生活化得还原成真实生活在韩国的一群人,使得翻拍的电视剧能够让韩国甚至东方观众所接受,这种突破原作加以创新的模式,值得我们国内影视编剧学习借鉴。
  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国内的观众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等各种途径观看来自其他国家的影视作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影视制作水平相比较美国、韩国、日本这些国家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当观众将观看美剧、韩剧、日剧作为了一种习惯,也就形成了一种较高水平的影视欣赏心理,用俗话说就是口味被国外影视作品养刁了。如此一来,当这些观众开始重新观看国产同名翻拍剧的时候,难免产生心理落差和抵触心理,这也就造成了国内翻拍剧口碑迟迟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技术稚嫩、口碑不佳,但是翻拍剧在国内市场上却一直是“香饽饽”。由于原剧本身的口碑,使得翻拍作品的后期营销风险大大降低,“老树开新花”下利用已经成功过的例子,即使难以再创辉煌但也不至于血本无归。这些质量不高的翻拍剧最多也就是挨一段时间的骂声,但是同时票房也照样揣进口袋里。这种“骂得多、看得多”的现象也成了翻拍剧的基本模式,导致了国内涌现出大量山寨剧开播时火爆,随后便销声匿迹的尴尬局面,好的影视作品收视惨淡,低质作品却得以风靡,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转型向短期的高回报低质剧制作,而经典作品却再少有问世了。
  对于目前市场上浓浓的商业化色彩的翻拍剧,我们国家的影视工作者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土化、创新化应该作为国内翻拍剧的努力重点。另外,我国庞大精湛的文化体系系统,丰富的优秀影视工作人才,让我们没理由不相信我们也可以做出自己文化原创的影视作品来。影视翻拍只是作为商业化下文化学习的一种方式,而不能够作为一种模式,影视产业文化想要发展,就必须要致力于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影视作品。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崔敬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徐易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