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真人秀不是用来模仿的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10日 10:40 点击次数:

  进入2016年,新一年里果真又出了不少真人秀节目。不过前段时间《奔跑吧兄弟》第三季开播,节目一开播就自带话题性,每周播出之前,雷打不动地上一次热搜榜。这不,还没开播,就听说郑凯“火了”,到底真相如何呢?节目组又发话了,“看一下不就知道啦!”
  相比韩国《Running Man》连续五年的固定节目主持人七人组,我们国家的一季一换制显然是在为节目预热。在节目开播之前,就爆出人气偶像鹿晗加盟《奔跑吧兄弟》第三季,将作为固定嘉宾出演。消息一出,很多鹿粉纷纷表示,“为了鹿晗,一定要看。”从营销的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一场成功的营销活动——有话题、有人物。难道真人秀的成功一定要靠营销吗?我看未必如此。
  近两年,国内真人秀如雨后春笋般蜂拥而起。各大卫视争相拿出自己的王牌真人秀来争收视率,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东方卫视的《极限挑战》,还有什么《我去上学啦》、《如果爱》、《花样姐姐》等等,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看似观众对于综艺节目的选择有了很大空间,其实,这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样,是电视节目的黄金时期。走到节目幕后,我们会发现,不光节目版权是海外引进的,就连节目的制作班底,也是从国外请来的,也就是说,这一档真人秀的呈现,我们除了提供资金和演员之外,其他的跟我们没有半毛钱关系。说到这儿,我们还敢说现在是国内真人秀的黄金期吗?
  在《奔跑吧兄弟》版权未引进国内之前,我也算是《Running Man》的老观众了。《奔跑吧兄弟》播出后,我倒是也看过一期,但给我的感觉就是——“被人嚼过的馒头果真是不好吃的。”虽然说包括固定嘉宾选择及角色定位、游戏模式、节目时长及风格基本上与韩国《Running Man》大同小异,但给人的感觉确实千差万别。加上我们这种季播节目,不同于韩国固定周播制,主持人也是一再换演,绯闻频出。显然在给观众的感觉上,我们就失败了。观众更需要的是一种家庭、团队间的感觉,这种感觉是观众不容易舍弃的,这也是培养固定观众所必须的。
  试想,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国土面积是韩国的几倍之多,人数也不是韩国可以比拟的,为何在真人秀的制作上,我们却变得如此被动呢?原因还在于我们国家电视节目制作人的创新意识的缺乏。他们总想着坐等渔翁之利,等到国外出现人气高的电视节目时,只管花钱引进就好,风险又小,收视率又有保证,还省时省心。慢慢地,创新已经被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巨大的经济效益挤退到了一个毫不起眼的位置;慢慢地,我们国家的电视节目已经到了花钱“吃别人嚼过的馒头”地步,实在令人心寒。网上一些网友还言辞激烈地批评,韩流文化不该成为潮流。但归根究底,韩流之所以那么流行,还不是电视节目的操作者造成的?他们总是在无形地向观众灌输韩流文化。
  真人秀不是用来模仿的。我们与其花钱去买别人的版权,为什么不能在节目创新上多下血本,来制作属于我们的真人秀,让我们的节目传遍世界呢?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刘茜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杨璇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