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一口青团一口春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4日 11:15 点击次数:

不经意间,山大齐园餐厅点心铺里,青团悄然上了架,这才惊觉春天真的来了。碧莹莹的团子躺在竹匾里,像极了记忆中祖母手下的那些。糯米粉裹着艾草的青翠,裹着芝麻的醇香,裹着整个春天的气息。拈起一个轻轻咬下,清甜便在舌尖漾开,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山野间的老屋,回到了遥远的童年时光。

幼时,父母在外辛勤谋生,将我托付给祖父母照料,聚少离多,但因了二老的殷勤照拂,我亦不觉孤寂。老家坐落在浙东的一个小山村,偏僻清幽,却处处透着人情的温暖。记忆中的春天总是来得格外早。山间的薄雾还未散尽,艾草已经冒出了嫩芽。农人惜晨,每到这时节,祖母总会早早起身,领着我和弟弟去后山采摘。三三两两的邻人,踏着晨露,挎着竹篮,也来采摘艾叶。田间小径上,偶尔传来几句乡音,或是轻声笑语,或是互道早安。春日的山野,因了这些细碎的声音,显得格外温暖而生动。晨露沾湿了裤脚,艾草的清香却让人神清气爽。“要挑最嫩的,这样的艾草做出来的青团才够香。”祖母的声音混着晨风,和着鸟鸣,成了春天最动听的乐章。

祖母对制作青团的热忱,或许也寄托着一份对先祖的虔诚。年年清明祭祖,供桌上总少不了青团的身影。祖父那时还不服老,总爱挑一根扁担,两头各挂一个箩筐。我和弟弟最爱坐在箩筐里,一人一边,随着祖父稳健的步伐一摇一晃。山路蜿蜒,祖父的布鞋踩在湿润的小径上,箩筐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坐在箩筐里的我们,仿佛置身摇篮,听着祖父哼着不知名的小调,看着路旁的春树抽出新芽,就这样慢慢向山上行去。

扫墓是件庄重而静默的事。祖父总是先弯下腰,仔细清理墓前的杂草,祖母则在一旁摆上供品。青团、糕点、水果,一样样整齐地码在青石台上。袅袅升起的香雾中,祖父缓缓斟上三杯米酒,一杯敬天,一杯敬地,一杯敬先人。纸钱在火光中化作灰蝶,随风轻舞,飘向远方。祖母用乡音轻声絮语,念叨着家长里短,仿佛先人就在身旁,静静聆听,从未离去。那时年岁尚小,大多时候,我站在祖辈身旁,只是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心中虽不甚明白这些举动背后的深意,却也能感受到一份虔敬安宁。

光阴辗转,风物依旧。后来,我离开了山村,离开了浙东,随父母去了远方的城市,奔赴属于自己的命运。那里没有吃青团的习俗,我也再未尝到那般滋味。如今漫步校园,柳枝轻垂,新绿初染,像是蘸了淡墨的笔尖,在春风中轻轻勾勒。食堂的青团依旧碧绿,载着重逢的欣喜,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也许是少了祖父箩筐里的摇晃,少了祖母手心的温度,少了那个山村里独有的春天的味道。但我知道,那些记忆就像春天的种子,早已在心里生根发芽。一如记忆中的青团,碧绿如初,带着故乡的气息,在心底某个角落,静静散发着清香。每当春风掠过,思念便如枝头的花苞,次第绽放。而亲人的爱意,也如暖熙的春阳,温柔地洒落肩头,无声无息,却从未远离,仿佛只要一伸手,就能触到那份熟悉的温度。

望着窗外渐深的春意,我忽然懂得,春天不只是一个季节,更是一场绵延的传承。青团里裹着的,何止是艾草的清香与芝麻的醇厚,分明是岁月沉淀的温情,是代代相传的牵挂。在这花事正浓的时节,远方的亲人啊,愿你们安然无恙。我会携着你们的爱意前行,如同春日里破土的新芽,不问归期,不惧风雨,只管恣意生长,永远向着光的方向舒展。

文章发表于2025年4月10日《山东大学报》第5期


【作者:陈怡嘉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赵方方 傅艺璐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版权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