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家国于心共答卷 薪火相传化春风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4日 17:05 点击次数:

作为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的编辑,我在新闻宣传战线已经12年,参加学校要闻采编策划和品牌网站运营工作。我背后是一个大家庭,我先生是设计研究院的结构工程师,家里老人年逾七旬,两个孩子在小学和幼儿园就读。

我家有两种特殊的缘分。一是教育之缘。我从小受到崇文重教的客家文化熏陶,从外公外婆到我这一代,先后有二十多位亲人在两广地区从事教育工作;来自孔孟之乡的公婆退休前躬耕教坛、和睦乡邻,勉励子女自强不息,为教育出力对一家人来说,既是事业理想又是家风传承。二是千里之缘。我和先生是大学校友,分别来自广西南宁和山东济宁。相隔2000多公里的两地气候风俗各异,但是在相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家人的同理心包容心之下,生活也因为这些不同而更有乐趣和活力。全家老小近一半是共产党员,我们爱国爱家、宽厚待人,从生活点滴传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家庭是家人干好工作的动力和后盾。我参与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百廿校庆、威海校区办学40周年、青岛校区建设、一线战疫等系列报道200多次,与大家见证记录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坚定步伐,晚上伏案改稿、周末假日编辑策划是常有的事。先生也常年投身工程建设,参加了多个大型工程结构设计。我们互相理解扶持,在共同话题的交流、育儿家务分担中,联系更为紧密。公婆和母亲包揽了家里两个年幼孩子上学接送和照料,一句“去就行,有我们”,饱含了默默的支持。我们把对小家的爱融入到对教育事业的爱和国家高质量发展中,我的多篇报道被各级媒体采用,编辑稿件2100多万字,作为执行主编、编委参与出版《山大日记》系列书籍11册,栏目曾获首届全国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特等奖等,我也获评大众网优秀教育融媒体创作人、学校网站管理先进个人等奖项。先生获省部级勘察设计奖10项,去年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参与沿线国家阿尔及利亚军事医院设计建设,并远赴非洲数月对接协调,深入感受到中非合作的蓬勃发展。

身为一名宣传工作者,同时也是女儿、妻子、儿媳和两个孩子的母亲,时间不够用是常有的感觉。但工作和生活的多重角色带来的不只是忙碌,还有“换换脑筋”的互补,和生命的韧性与广阔。我的领导同事和同在校园的优秀典型启迪着我。我们更加重视高效工作和高质量陪伴,尽心尽力考虑两边老人的吃穿用度、寻医问药,带孩子亲近自然,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现在老人学会了使用AI工具了解信息、在老年大学找到了兴趣交流平台;女儿也从附属幼儿园健康成长,从小积极好学、自信自立。“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在学校的系统支持、部门的人性化关怀和家人的努力中成为现实。

我想,我的家庭也是我们宣传工作者的缩影,是许多教职工的缩影。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有鼓与呼者,有谋与行者,还有许多家属在后方以不同方式作着朴素的贡献。正是这些平凡而坚定的支持,汇聚成为汪洋大海,承载强国巨轮破浪前行。

会上,聆听了学校“三八红旗手”“优秀妇女工作者”“三八红旗集体”等优秀代表的发言,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在学校不同岗位上熠熠闪光的“她力量”。校党委书记任友群对女同胞的节日问候和殷切寄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山大巾帼智慧和力量”,让人深受鼓舞和澎湃。我们也将不负使命,做好新时代的书写者,讲好更多“图强报国,弘文育贤”的山大故事。

文章发表于2025年3月10日《山东大学报》第3期


【作者:谢婷婷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赵方方 李金颖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