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舌尖上的洛阳年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03日 15:21 点击次数: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文化中,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爱吃,各个节日更是少不了限定美食,譬如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元宵节的元宵等。春节作为农历新年,自然少不了美食盛宴。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方过年有不同的“年味”。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洛阳人,每逢过年,我们家也必不可少几道“洛阳年味”。

首先是“扣碗”。母亲说,扣碗在洛阳是很隆重的饭食了,以前最多过年或者红白喜事吃席才能吃到。虽说现在条件好了,想吃去饭店里也可以尝到,但是我们家仍然是到过年的时候才会吃扣碗。父亲每年拿回来的一箱子扣碗都有不同的花样,但有几道是固定的:小酥肉、梅菜扣肉、米粉肉以及八宝饭,有时候会有鹅肉、鸡肉、鱼肉。我从小嗜甜,梅菜扣肉和米粉肉里的米粉都有甜味,八宝饭是甜米饭,所以我最爱吃这三道。我和妹妹吃肉喜瘦不喜肥,所以母亲在饭桌上给我们夹菜的时候,会特意用筷子把一片肉肥瘦分开,她和父亲吃肥肉,我和妹妹吃瘦肉。现在家中条件比较好,家里想吃肉就能吃,而且有的肉比扣碗里的更美味,但是在我的感受里,只有扣碗中酥烂酥烂的肉,才是代表着年味的“肉”。

其次是炸货。一说起春节美食,我最惦念的就是各种炸货。母亲不喜做炸货,因为油点子溅出来收拾很麻烦。偏我和妹妹是两个馋嘴,所以过年外婆就会做很多炸果子、炸红薯丸子、炸肉丸,让母亲拿回家给我和妹妹吃。此外,舅妈也会做炸果子送来给我们做年货。过年可能还有别的炸货,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几个。外婆的炸果子是厚脆,上面有时候会撒芝麻,吃起来面香混着芝麻香。炸红薯丸子更是一绝,外酥里嫩,一口下去先是丸子皮的酥脆,再是红薯的甜糯。幼年我不知饥饱,吃红薯丸子吃伤好几次,却从未厌烦,足见我对其钟爱。炸肉丸一口一个,是我的零嘴排行榜中的第一名,薯片和饼干都得甘拜下风。舅妈的炸果子和外婆的最大的不同就是薄脆,想想都令我涎水直流。

最后是卤肉和熟牛肉。平常日子里,父亲母亲偶尔也会买回来点卤肉或者熟牛肉来添菜,但是两种肉同时出现在饭桌上,还能一连出现十几天,便只有过年了。一到过年,卤肉和熟牛肉仿佛吃不完似的,不光我们家是这样,就是走亲戚在别人家吃饭,饭桌上也少不了这两道菜。但这两道菜的可吃程度相当高,吃很多次也不会腻,而我经常会比较卤肉和熟牛肉蘸蒜汁好吃还是蘸醋好吃。

其实除了上述三种美食之外,大年初一早上的凉粉汤和北方春节必不可少的饺子,也是洛阳的“过年必备”。一种食物若是能和春节或者家乡其中一个联系在一起,就能让中国人魂牵梦萦,但若是两者同时联系在一起,那简直是中国人心中食物界的“白月光”。二十年来,我早已形成了对于家乡“年味”的独特记忆:扣碗的香气昭示着忙碌的父亲可以好好地陪伴家人;炸货的酥脆传达着外婆和舅妈无声的惦念;卤肉混着熟牛肉的独特搭配代表着一把钥匙,打开旧时光的抽屉,让三百六十五天的思念在觥筹交错间化作欢声笑语。

文章发表于2025年2月25日《山东大学报》第2期


【作者:郭怡珂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赵方方 王亦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