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花在旧时红处红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23日 09:19 点击次数:

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岁岁有花红。

而今再到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

偶然读到唐朝僧人的这首诗,便再也难以忘记。后来每当想起“故乡”二字,就会想起这首诗来。其中第三句,网上也有“而今不在花红处”的说法。我难以确定原诗到底是“不在”,还是“再到”。两种说法,意义虽有不同,但恰是游子之于家乡的两种状态。而无论是“不在”还是“再到”,都不能改变“花在旧时红处红”的本质意境。

故乡,是萦绕在我们心头、沉淀在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永恒情结。年龄越大,故乡这杯酒越浓,越不敢轻饮。经过十几年来对故乡“不在”与“再到”又“不在”的旅行后,我意识到,无论如何被解构,事实上,一个人的故乡完全在他自己身上。回归故里,是特定时空曾内化于心后又遭遇那时空的一种悲欣交集的重逢。人人心中的故乡之花不仅在旧地红,而且是在旧地的旧时红着。这种重逢,究竟会蕴藏着多少追忆似水年华的熟悉与陌生,引发着多少“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叹,叩问着多少物是人非的心弦?因此,“故乡”二字,是极具有个人主观性的,一个“故”字,必然寄托在具体的个体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历程中。

五年前,我曾描绘过我的家乡。如今又有机缘再将故乡诉诸笔端,我无意去描述家乡那些为人称道的风物与故事,那些只构成地球上一个寻常的家园而已,让我尝试随心记录一些我心中的故乡吧。

故乡的山水

无论走多远,我总是忘不了故乡的山水。家附近有连绵起伏的青山和大大小小的水库、水塘,小时候也算是体验过“依山傍水”的理想居处吧。十五岁去县城读高中,只能一个月回家一次,我才开始有了“家乡”的概念。也许只有离开,家乡、故乡,方才逐一显现。那时候我想家的承载物就是家附近的一个水塘,小时候我不仅爱在那里玩水,也经常在那里干活,如洗衣服洗菜等。后来我也曾去过遥远的异国他乡,当我想家时,一想到中国的土地,想到长江、黄河,想到上海,就觉得回家了。等我在中国的土地上安顿下来,我又开始觉察到故乡的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它又变小了,变回了家门口的一方山水。

在这个水塘不远处的山上还有一个水库。今年过年回家后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一时兴起就独自一人散步至山上。这也是我不久前感染新冠后的第一次“运动”,漫步山林,令人心情愉悦。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偷来的无忧无虑多么快乐。每当回到故乡,就变回了一个孩子。

这水库和它背后的小山,远远不如我这些年漂泊在外所见过的山水风景优美、壮阔,但它对于我来说又是那么与众不同。当我又身处繁华的都市,在车水马龙的霓虹中,只要看到它一眼,就会涌起无言的泪水。也许,这就是故乡之于一个游子的羁绊吧。

杨树叶皆落尽,家乡冬日的蓝天,一片澄澈,令人神往。进山路上的松树,是否也颇有迎客之姿?小时候,到了冬天,待变黄的松针落满山时,家家户户常常将其作为做饭的引火之物。后来去不同的城市,见到松树,我常常有亲切之感。小时候上体育课,经常的课堂内容就是爬山,然后再跑回学校。那场景如今回想好像还不曾走远。

上大学后,我常常只有在过年才回家,家乡只对我呈现了它的冬日景象。它春天的姹紫嫣红,夏天的郁郁葱葱,秋天的金黄遍野,都深藏在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记忆里。每到春天,漫山遍野都盛开着映山红,也就是杜鹃花,那是孩子们上山游玩的最好时节……小林一茶有俳句曰:“蔷薇开处处,想似当年故乡路。”若把蔷薇换成杜鹃,就是我的感受了。

故乡的庭院

许多人思念故乡,总是会想到那座老房子、那个老院子。因为,房屋院落,是人们心中可以物象化最小的“家”。建筑承载了岁月的流逝,也收藏着居住之人跨越时光的喜怒哀乐。我忘不了很小的时候,在春天的一个落雨天,在姥姥家的院子里,看到那棵老梨树飘满落花的场景,很美,又有一些伤感。

在山大洪家楼校区读研时,有一次秋天外出调研回来,夜晚去3号楼交调查问卷,我走过满地湿漉漉的杨树叶铺成的小路,那是秋天离去的场景,盛大、优美又悲伤。后来我读到马林·索雷斯库在其诗歌《两遍》中所写:“所有的事物/我都要看上两遍/一遍让我欢欣/一遍令我忧伤。”我感到心领神会,那时我已知道,世间所有的美好,都在美好的同时飞逝而过。如果没有一颗体悟和容纳悲伤的心,就不能真正地去咀嚼万事万物在天地之间自我成就又转瞬即逝的美。

想起故乡,我总是会想起那璀璨的星空。有好几个过年期间的冬天,我仔细观察过庭院里深夜的星空,尝试用手机拍下来,无奈根本拍不到眼中所见的美。漫天的星星,月光洒在院子里,我一下子想起了东坡写的“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这深夜静静欣赏庭院月色的心境,穿越千年不亦相会?

过年前,家乡又下了一场薄薄的小雪。母亲在庭院里种的花草树木都着上了银装,甚是可爱。“在这方寸之地,静谧之地,这寂寥之地,只有你最迷人。”世界很大,年少的梦想就是走出家门,星辰大海,仗剑天涯。后来才体会到,小小庭院里的小花小草里,早已蕴藏了大千世界。

过年在家时,有一天母亲高兴地喊我来看,有两只小鸟在我家院子里的桂花树上做了一个小小的窝。趁它们不在,我悄悄拍下了一张照片。母亲说,这个小小的鸟巢去年夏天就有了,她还看到了小鸟衔着小枝小草忙碌地建造这个小窝的场景。仔细看,这小小的“家”竟如此精致,巧妙地依托在树枝的分叉之间。我想,等春天到了,一定有“燕子”归来吧。

故乡的美食与年味

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普鲁斯特把味道作为一把可以打开时光之门的神奇钥匙,当曾经熟悉的味道又出现,人们往往会想起尘封已久的往事和故人。近年来很多人感叹,“年味”消失了。年味是什么,是一种味道吗?对我来说,年味是一段热热闹闹、欢天喜地的记忆。年味变淡,或许是因为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几代人对“过年”这件事的共享经历和记忆在变淡。

印象中,过年总是和新衣服、好吃的糖果、年夜饭、贴对联、祭祖、拜年等等意象联系在一起。在高流动性的现代社会,过年,还意味着经年分离后的家人团聚,尤其是对那些常年在城市里务工的人来说。春节作为一种传统节日,其味道的变淡,本符合一切传统节日古今之变的规律。年味在变,曾经为我们创造年味的人和感受年味的我们都在变,而人们往往想留住岁月流逝中自己记忆中的美好。我发现初一拜年时,最高兴的就是那些正处于童年的小孩子们。时光,又正为他们酿造着属于他们的“年味”。我仿佛看到岁月告诉我,与其留住,不如创造。

除了家人的团聚外,如果说还有什么可以唤起我对“年味”的回味,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小时候过年期间的美食。我以为,许多文化和情感,都寄托在具有独特味道的食物中。身在异乡时,也常常怀念家乡的味道,想念母亲做的饭。例如家乡的糍粑,可以炸着吃、煎着吃、煮着吃、烤着吃……不管是哪种吃法,都很香很软糯!还有过年期间母亲手工制作的红薯丸子、萝卜丸子、肉丸和鱼丸,在年末寒冷的冬日,无论是香酥可口的炸丸子,还是热气腾腾煮在汤锅里的鱼丸肉丸,都温暖了人们的相聚,也带来一份“团团圆圆”的好寓意。

过年期间,故乡的家家户户都准备着腊肉、腊肠、炸鱼、粉条、豆皮、汤圆、米酒等等各种美食。后来我们总是发现,其实过年也吃不了那么多。但美食的应有尽有,成为了过年的一种传统氛围,以及一种热闹的回忆。

当车驶入那熟悉又陌生的街道或乡间小路,来不及细看周遭变化,我知道自己已身处家乡;当车又驶出这平凡又难忘的乡村和小镇,迎着清晨的万丈光芒,我知道自己又离开了故乡。无论是“再到”,还是“不在”,我都深知,故乡岁岁有花红,花在旧时红处红。

文章发表于2023年2月22日《山东大学报》第3期


【作者:王庆歌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李真真 赵方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