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批评也可以是温柔的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11日 08:36 点击次数:

在现今社会中,大家都更愿意听到溢美之词,而听到批评之声时,很多人大概都会蹙眉沉思,眼神中流露出一些抵触甚至是抗拒情绪。

诚然,笔者也不喜欢被批评,但是却很喜欢批评别人。我的男友就是挨批对象之一,当我连珠炮地罗列了他的错处并严厉地提出批评时,他总是前后左右摇晃着身体,然后撒娇似地来一句:“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吗?”而我总是敷衍地应下却坚决不改。

直到有一天,我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了一个叫做“给男人画大饼”的话题:“亲爱的,你每天工作好辛苦。谢谢你为我们的将来这么努力,我真的好感动、好爱你。我以后要让你每天一回到家就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一定要温柔贤惠地在家等你回来。”“亲爱的,是我平时对你期望太高了!总是觉得像你这么棒的人肯定能做得更好,却忘了你偶尔也会有累的时候。我以后一定要更温柔地对待你。你累的时候我就安抚好你的情绪。等你好起来了我再跟你一起往前走。”……这个话题让我突然顿悟了——原来批评也可以是温柔的。前者分明是在批评对方工作太忙、回家太晚、陪自己的时间太少;后者也是因为对方没有完成期待而产生的失望,但是在“反弹琵琶效应”的光环下突然变得如此动听。

在批评心理学中,人们把原本要批评的过错不给予直接批评,而是充分肯定或表扬其长处,使犯错者自我反省,进而认识过错、改正过错的现象称为“反弹琵琶效应”。这一术语来自于敦煌壁画上的艺术形象:操琴者一反常态,不是正弹琵琶而是反弹琵琶。这一形象令人叹为观止,其效果远胜于正弹琵琶。这种反弹琵琶的艺术效果被人们巧妙地引用到了批评领域,成果也很显著,因此,人们就把它形象称为“反弹琵琶效应”。

陶行知“四颗糖果”的故事就是这个效应鲜明的运用。有一天,陶行知看到一个男孩子在打班上的另一位男生,他上前去制止打人的那个男孩,说:“请你下午三点到我办公室来一趟。”男孩进来之后,作为校长的陶行知和蔼可亲地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说:“孩子,首先我要奖励你一颗糖。三点整你准时来了,说明你这个孩子时间观念强。”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二颗糖,孩子蒙了,还有什么好奖励的?“你看,我上午叫你别打那个同学,你马上住手,说明你懂得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陶行知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男孩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孩子感动极了,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陶老师,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发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陶行知没有采用传统的教育批评的方式,而是以鼓励的方式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愧是一代教育家!所以你看,批评也可以是温柔的,何必要气势汹汹、颐指气使呢?想想我们提出批评的目的是什么——解决问题。不温柔的批评方式确实也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往往会让别人心生怨怼,甚至故意添乱。

热门综艺《吐槽大会》是一档以“批评”为定位的节目,却让被批评的嘉宾在笑声中反思自身。正是因为采用了一种温柔的批评方式。举个简单的例子,围绕李佳琦“不粘锅翻车”事件,庞博评论道:“他那个不粘锅真是我见过史上最粘的不粘锅,煎蛋所到之处,处处粘锅。名字起错了,你就不该叫‘不粘锅’,你应该改名叫‘粘锅’。下次直播你就这样说,‘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款不锈钢粘锅,鸡蛋打上去都不会动耶,美眉们,粘它!’”寥寥几语,既有对李佳琦“不粘锅翻车”事件的批评,又表达了对其直播风格的肯定。

可惜我们的生活毕竟不是综艺节目,节目里可以肆意批评,只要可以博取观众的喜欢、获得流量即可。但现实生活中,伤害人心的话语一旦说出,就覆水难收了。所以,在一定场合下即使是批评,也请尽量用温柔的方式来表达。

反弹琵琶,妙哉!

文章发表于2022年3月9日《山东大学报》第4期


【作者:汪龙佳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国千卉 赵方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