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眼望繁星,脚踏实地——全球胜任力青年领军人才训练营结营有感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27日 09:02 点击次数:

5月13日的夜晚,一切都与常日无异。入选全球胜任力青年领军人才训练营的消息,就像一道流星,划过寂静的夜。一时间,激动、忐忑,种种情绪涌上心头,让我回味了好几天。而当我回过神来时才发现,自己的双脚已经踏上了帝都的土地。

在京的四天三夜实在是收获颇丰。从联合国协会到钓鱼台国宾馆,从外交部蓝厅到语言文化中心,每一个地方都让我大开眼界。5月21日的国宾馆和外交部的研学之旅,更是令我铭记良久。这一天,我既目睹到赵立坚副司长在记者会上的风采,也看到国宾馆后勤人员和外交部其他工作人员幕后的辛勤付出。大国外交,离不开多方人员的努力。在中国这艘巨轮上,每个外交从业者都是一块必不可少的零件,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力量,我国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传达中国的声音,展现大国外交风貌。

5月22日是全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袁隆平院士和吴孟超院士双星陨落。当晚,北京下了一场暴雨,我被困于五道口的桥洞下寸步难行。同行的朋友称,干燥的北京,很少在这个季节下如此大雨。我恍然意识到,北京也在为两位共和国栋梁的离去而恸哭啊。我坐在桥洞下,开始回忆来京后的点点滴滴。在京这几日,我看到过外交从业者每日辛劳的模样,听闻过教授讲述目前学界的研究瓶颈。各个岗位上的人,都在为我国外交事业而付出,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人民谋福祉。袁老和吴老,都是这样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人民的人。

我不禁思考,我们当代大学生,做学问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为了出人头地?为了赚大钱?我想都不是。学习为的是肩上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我想起在GYLA时祖良荣博士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来国际组织,又不愿意去非洲,去那些战乱的地区,那是绝对不可以的。日内瓦、美国、意大利谁都想去,但是那些贫穷战乱的地方总有人要去。”做学问的最终目的,是成真人,为天下人。在校的学习也好,研学的经历也好,最终都是为了从全方面武装自己,使自己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奉献社会的事业中。

作为一名即将步入毕业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我也一直坚持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全球视野与奉献意识,思考自己作为山大的学生,在未来能够为世界作出什么贡献。这次训练营让我心中那个“想要去国际舞台上为中国发声”的目标更加坚定,也让我更清楚自己应该如何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脚踏实地向前进。

雨停了。经过一场暴雨的洗刷,北京的夜空难得出现了星星。我收拾好自己的随行物品,从桥下出来,向住处走去……


【供稿单位:翻译学院    作者:苏紫乔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刘影 赵方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