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聆听贝多芬的精神——记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纪念音乐会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02日 15:25 点击次数:

贝多芬作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桥梁,乐曲风格多样,其个人的经历颇具传奇,在逆境中与命运不断战斗,被后世誉为“乐圣”。贝多芬的音乐充满斗志,磅礴深沉,他的作品已成为人类共通的情感。

《艾格蒙特》序曲起调低沉而广袤,似乎表现德意志广袤的田园风光,饱含对家国的柔情和热爱,又蒙上一层悲剧色彩。这种处理手法也在《肖邦第一钢琴叙事曲》中有所体现,随着乐句的发展,逐渐变成高亢明亮,具有进行曲色彩,叙述着歌剧主人公的英雄事迹,最后乐曲的快速行进,铜管乐器的叠加,表现着英雄的凯旋和胜利,全曲并在这种辉煌中收束。由于《艾格蒙特》是贝多芬在1819年创作,当时德国正遭遇内外变革的危机,人民的内心渴望为自由而战的英雄,因此,歌剧《艾格蒙特》应运而生。贝多芬创作序曲的过程中也融入大量浪漫主义元素,使乐曲丰满而富有张力。指挥偏俄派的处理方法,更有一种弓弦之下为我而战之感。

《皮查罗咏叹调》则是《奥非列多》的剧情转折点,整部歌剧在此由喜转向正剧甚至悲剧的倾向。通过大量不和谐音程以及大小调的跨越切换,在咏叹调中产生一种张力和反差,塑造出皮查罗这一反派形象。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我个人认为是贝多芬作品中最带有莫扎特影子的。曲目优雅轻快,很有嬉游曲的味道,整个乐曲在一种轻快、明朗的氛围中发展。小提琴的高低音声部切换更为乐曲添加了跳跃感,也对演奏者的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卓品老师的演奏收放自如,尤其是颤音和高难度弓法的处理,灵动清晰,独奏部分则展现出曲目欢快喜悦的基调。在行板部分,木管的诙谐和小提琴如歌的旋律交织,和谐悠扬。乐曲采用ABA和回旋曲,严谨的乐曲结构和逐渐递增丰富的音色,在结尾处小提琴的轻捷和交响乐队的厚重相呼应,使乐曲在莫扎特风格的基础上叠加出贝多芬的沉稳,轻重相和,为协奏曲带来一种交响的宏大和饱满质感。

《降B大调第七钢琴三重奏》,这首曲子为贝多芬献给鲁道夫大公的协奏曲,也成为“大公三重奏”。第一乐章柔美舒缓,钢琴作为主导,不断引领着大提琴和小提琴的乐器主题的切换,钢琴如同织布的梭子一般,穿插于大提琴和小提琴之间,或伴奏、或丰富,或过渡,让整个曲子有机的融合成一个整体。乐曲的主旋律带有进行曲的味道,却又舒缓如歌唱,仿佛莱茵河在德国蜿蜒流淌,景色随河流徐徐展开。鲁道夫大公作为一名爱国贵族,在普法战争期间也曾为国出征,这种带有军乐特征的元素出现其中也就不足为奇了,曲子中含有一种甜蜜与热爱,更有一份美好祥和的期冀。

下一首曲子是我期待已久的《“皇帝”协奏曲》。这首曲子无论是从演奏技巧还是从乐曲构思角度来看,都是当之无愧的协奏曲之王。气势恢宏、织体宏大,第三乐章采用回旋曲风格,钢琴主奏以爆发般的、无比猛烈的威力奏出辉煌的主题,标志着全曲进入了第三乐章。旋即由管弦乐对这一主题予以反复。主奏钢琴继而导出曲折的新主题,交响曲和协奏曲交相辉映,手法精致绝伦,充分反映出贝多芬超人的写作技巧。乐章结尾时速度再度转快,作最后冲刺的主奏钢琴猛然跃起,由管弦乐部分强而有力地结束全曲。从某种角度来讲,这首协奏曲富有普鲁士精神,疾驰的旋律给人一种金戈铁马之感。

整场音乐会以《命运交响曲》第四乐章结尾。对于第四乐章,我只能感叹贝多芬内心暗藏一个宇宙,扼住命运的咽喉,胜利的喜悦与骄傲,都融合在第四乐章之中,积压在之前的情绪在顷刻间爆发,雷鸣和雨点一般向内心扑来,像极了尼采所提到的“酒神的狂欢”,力度和情感,理性与感性相互交映,在欢乐的浪潮之中融合,人性在其中也变得圣洁起来。

整场音乐会就在这种和谐与圆满中结尾,也是对贝多芬最好的纪念和献礼。


【供稿单位:护理学院    作者:曾玥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汪诗奥 赵方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