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以前,我所在的高中每年都会组织我们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因此了解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事迹,认识了一个又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走过将近四年的大学生涯,大四的我正处在求学之路的关键阶段,面对着一些关乎人生走向的抉择。此时的我再次观看了201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典礼,又有了些与以往不同的感悟。
在这些人物身上,我看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几次应邀回到祖国,带领中国女排重回世界巅峰的主教练郎平说:“国家需要我,祖国需要我,这是一份荣耀”;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担任脱贫第一书记的黄文秀写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和平年代默默坚守,归于厚土,化为春泥,守护大地青山的31位四川木里森林扑火勇士曾宣誓,“为保卫国家森林资源和人民的生命安全付出自己的一切”;根入石窟蟠的樊诗锦说:“希望年轻人为我们的文物保护事业作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才能永远发展下去”。他们从事不同的行业,祖国、人民、担当与付出却成为他们生命共同的代名词,他们将个人事业与国家社会的利益紧紧相连,用生命践行着自己的使命和担当。
在这些人物身上,我看到了最朴素的生活和最坚定的理想。我们所处的时代飞速发展变化,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喧嚣和诱惑。很多人羡慕那些光鲜亮丽的职业,追求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享受着安逸满足的人生,这无可厚非。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却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道路。有些人从大山里走出去就不再回来,黄文秀回到自己的家乡却再也舍不得离开。她放弃在大城市生活工作的机会,扎根基层,带领家乡人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长征之路。北大毕业的考古人樊诗锦被分配到“寸草不生,满目荒凉”的敦煌,一开始就是简单地服从分配,然而“慢慢慢慢就爱上这里了”,于是她舍半生给茫茫大漠,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沙吹打,以百年大计、千年大计的形式守卫着敦煌。四川木里扑火勇士们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三岁,在这个本应享受大好青春的年纪,他们选择了这样一份充满危险却意义重大的职业,脚底手心磨出血泡,满身烟尘守卫青山。
我想,这些人大概就是鲁迅所说的中国的脊梁吧,他们的事迹让我于震撼和感动中收获了价值观的洗礼,引起了我作为当代青年的无限感慨。在年轻的生命里,我们一定还会遇到很多很多的抉择和困境,希望我们能像他们一样,永远选择勇敢而非怯懦,选择担当而非安逸,选择踏实而非浮躁,选择朴素而非浮华,坚守理想不为所动。
希望我们能始终对知识怀虔诚笃定的向往,对未来抱有无与伦比的热情,对世界怀有客观理性的认知,在既定的岗位上演好自己的剧本,用世界性的眼光摆脱傲慢与自怜,诚实地对待自己的职业,日拱一卒,勉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