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大国工匠》观看者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16日 08:55 点击次数:

停学不停课,团课按时来。这周我们班的团课内容是观看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的前四集。一百二十分钟,十二位中国匠人,用他们手中的“绝活儿”,向我娓娓道来何为“工匠精神”。

其实“工匠精神”这个词儿,早在几年前就常被提起。但是在观看《大国工匠》之前,我对它的理解仅仅是一个概念、一句口号。直到走进记录片中匠人们的故事里,我才发现:“工匠精神”是具体的、可触的,它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在这四集中,无论是二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在工程建设一线的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彭祥华,还是左手残疾、仅靠右手练就一身电焊绝活的首席焊工卢仁峰,亦或是让中国的消化内镜微创切除技术领跑世界的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不仅让我为工匠们高超精湛的技艺所惊叹,更让我敬佩于他们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以及精益求精的灵巧匠心。除此之外,中国匠人们那种源于内心、深入骨髓的责任感,最是令人动容。

正负66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上带电检修的世界第一人王进,以一身犯险而保大业安全,以一人之力而系万民康乐,被称为“刀锋上的舞者”。他说:“我的职责就是保障用电,让所有百姓每时每刻都能用上电。” 在他看来,守护岁月通明、灯火万家,就是肩头一份沉重的责任;为回应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提出的“尽可能多地获取宇宙射电信号”,这一世界需求,中国决定开启FAST工程,建造直径500米、由40多万块小反射面板组成的超大射电望远镜。美国曾用11年的时间完成了单口直径350米、由3万多块小金属反射面板拼接而成的射电望远镜。然而如今,中国建造者们需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拼接工作。国家的需要让中国的工匠们义无反顾地担起了责任,他们用东方智慧和中国魄力,在规定的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忽然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中国能在十天的时间里建造出“雷神山”和“火神山”两座医院。因为我们有“只要国家需要,便会冲锋在前”的大国工匠。

在武汉雷神山、火神山两座传染病医院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工匠们从四面八方奔赴战役最前线,与疫情抗争、与死亡竞跑,用神力创造新世纪工程建造史上绝无仅有的“中国速度”。不论是“人员调集难度大”,还是“物资需求量巨大”,都没有让建设者们停下步伐。疫情期间,武汉需要容纳千人的医院、备受煎熬的新冠患者们需要救命的床位,中国工匠们便接过重任,无畏艰险,勇往直前。这就是大国工匠,这就是大国工匠至高无上的责任感。

《大国工匠》这部纪录片让我认识到了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们,也让我对中国有了更多的信心。这次疫情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中国工匠群像的光辉灿烂、光彩夺目,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理由相信,胜利一定会在春天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供稿单位:电气学院    作者:丁琦欣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