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杏林不悔,医生无罪

发布日期:2019-12-30 08:50:09 点击次数:

最近这几天,得知又一位优秀的医生离我们而去,心中五味陈杂。原来我不是医学生,认为医闹与我无关,但真正成为医学生之后,才对医闹产生来自心底的恐惧。虽然我们都在考试周,发生这样的事情,我真的无法静下心来再去死磕我的系解和组胚了。所以,我只有拿起微不足道的笔,一写心中的无奈与愤慨。

学医真的很难,我是学护理学的,四年毕业一年实习,还算幸运。周围临床的学长学姐,他们要读五年,还有的要读八年,每天早六晚十一,抱着一大摞被戏称为“蓝色生死恋”的课本背诵整理,拼尽全力地学习才能毕业。入院规培两年,十年才能培养出一名合格的医生,再花个五六年时间积攒经验,成为优秀的医生实在是不容易。我们努力在希波克拉底和南丁格尔誓言的指引下,救死扶伤,尽医护天职的时候,却有些恶意深深地伤害着我们。

每年的医护被伤被害的案件层出不穷,每年都有优秀的医生离去。医闹,这个本不应该出现在和谐医院的名词,竟然成了常态,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而且在每场案件之下,总是有舆论指责医生。我不能否认在医护行业里确实有一些不良风气,有一些丧失医德的人员玷污了我们纯白的职业服装,但是大部分医生都是尽职尽责,想尽一切方法让病人早日康复。现代医学不是万能的,医生也不是神,有些时候,有些生命,我们尽全力挽回可能还是会逝去。但是这绝对不是伤害我们的理由。

十年前我还特别小,以为医闹这种事情离自己很远;十年后,北京的杨医生,那个和蔼可亲、医术精湛的医生就这样离开了我们,想来却领我这个初入杏林的学生心里发颤。今天,朋友圈和空间里都是这件事情的热议,无数同窗痛心疾首,无数同窗面对未来更加迷茫。而我的内心,与其说是悲愤,不如说是无奈,人性中的恶意,终究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如今的我,已经出离愤怒了。”与其愤怒,悲伤,不如痛定思痛,在血腥的哀伤中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就医的时候多了很多戾气?对医生护士抱有越来越大的敌意?某些媒体难逃其咎。打开微博,头条,很多都是在报道医生如何没有医德,如何对患者“坑蒙拐骗”的。的确,我们不能否认有些医院确实存在这种不良行为,但是为什么有些人总是盯着黑暗,而不看向光明呢?很多医院里,医生在三班倒地工作,一天接七八台手术,每天接诊上千名患者。医生有肠胃病,有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甚至最后时刻交待在手术台上的有的是。很多医生都没有正常的生物钟,每次电话一叫,十分钟之内必到,正是这样的效率才使我们没有像有些国家那样,出现病人在急诊室躺了好几个小时了,医生的影子却迟迟不闪现的情况。我们对病人开检查,也是为了精准把握病情,也是对病人的负责。但是为什么总有媒体带节奏,故意贬低医生医院,来博眼球,换取成千上万的点击量呢?

之前看过加拿大和美国的法律,上面明文规定着,“故意伤害侮辱医务人员,可以判处十年以上监禁。”这样严厉的法律,使很多人不能也不敢医闹,当然不得不说国外在患者权力保护方面也确实领先。此前中国的法律对于医闹基本上是按照扰乱公共治安、寻衅滋事,再严重点按照故意伤害罪判处,基本上轻则罚款、拘留,重则最多判个十年八年就能出狱,这样的惩罚力度,反而给很多医闹撑腰。如此相比,医院的条例、法律法规对于医护人员的要求反而是格外严苛,医生在面对医闹的时候,除了被动躲避,不能轻易还手,不敢轻易自卫,医生能在狭小的办公室和突如其来的医闹面前保护好自己吗?值得欣慰的是,国家已经开始对于医闹进行立法,相信未来法律很快会完善起来,给医护人员一个保护。

很多医闹,抱着一种“爱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心理,想通过医闹来换取一定的经济补偿,不乏有些以死者为要挟要钱。实话实说,有些医院担心自己的声誉,医生护士担心媒体的大肆宣传和舆论攻击,只能选择妥协,而医院的安保人员在面对医闹的时候只能以调解为主,不能及时控制场面,也加剧了医闹的发生。

“在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句话同样很适合医闹,因为医闹的时候,很多普通人的冷漠,把医护人员推向了最后的绝境。比如这次杨医生的事件,医生遇刺,急诊台却依旧有病人或者家属在询问病情,询问各种事宜,对于眼前的惨剧就像没有看见一样,而当众人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都太迟了。很多人看见医闹事件在眼前发生,不敢劝阻,不敢作证,甚至连报警都不愿意,这样的冷漠,令人心寒。

今天我为什么会一改往日的文艺和温柔?因为我是医学生,我需要为未来的我们站出来说话。我们为什么不敢挂科?为什么拼命读书?为什么一次次的被导师骂惨了之后还要规范地操作?我们都是为了让患者减轻痛苦,早日康复。患者家属的焦虑我们都能理解,因为我们也有父母家人,可是当医生无力挽回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就不能看看那些优秀的医生挽回了多少人的生命呢?连网上的段子都说,不黑救人之医。为什么有些人依旧对医生抱有如此大的敌意?一个优秀的医生就这样离去了,培养一个医生多难?这个医生救治了多少病人?未来还能救治多少人?

之前和同学聊起过对于实习的期待,想看着学长学姐们实习的样子,也幻想过自己穿起白大褂的样子,还幻想过自己有一天走入临床岗位工作的时候,看到主治医师和护士长的时候,尴尬而又兴奋地说一声:“学长好,学姐好。”转眼想到,杨医生可能在很多年前,也是别人眼里的学姐,是萌新眼里的大牛,甚至她也曾经像我们一样,憧憬着自己治病救人的未来,想到这,才格外心痛。因为今天是杨医生,明天后天说不定……说不定……就会落到周围同学朋友的头上,甚至落到自己身上。所以我怕这份恶意,所以我要站出来发声。

医生现在是高危职业,读书累,工作压力大,辛苦,不被理解,还容易猝死。很多人宁愿选择别的专业都不学医,甚至调侃“劝人学医,天打雷劈”。没人逼我们学医,我们学医是因为心底的热情和善意。可是如果有一天,所有医生的心凉透了,所有人都不想去学医了,没有人愿意当医生了,这样,也就不会有医闹了。

无论怎样,希望杨医生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医闹。不管怎样,此生无悔入杏林,来生亦不悔!另外,希望未来去临床的学长学姐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呀!

【供稿单位:护理学院    作者:曾玥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宋广鑫 谢婷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