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八一抒怀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30日 10:46 点击次数:

八一快到了,今天我翻出了当兵几年的日记本和记录本,回忆18岁的我,将我新兵入伍的几件小事,编成新兵军营二三事。

瞄靶

当兵就要会打枪,打枪首先就要进行瞄靶训练。第一次瞄靶,我到二排5班,随着全连去训练。我们没有正规的训练场,就是拉到营区外,找一个平坦的地方,在路边卧倒、瞄靶。当我们到了预定地点,拉开距离,班长一声口令“卧姿装子弹”时,我发现面前是刚下过雨的一滩水,我正在犹豫着要不要向前卧倒时,一个老兵一把抓住我:“小通信员,你没看见有水吗?趴下去你的棉衣就会湿透的。”班长过来,特地找了一个比较干的地方,让我在那趴下。事后我感觉到班长和老兵对我们新兵的关心,但我同时也在想,我的犹豫对吗?

射击

第一次打靶,是三种姿势,200米卧姿有依托、150米跪姿无依托、100米立姿无依托,各三发子弹。我们信心满满地走向打靶场,特别是我们新兵。在200米卧姿时,远方的靶子是全身靶,我趴在靶位上,定好标尺,看着前面的靶子,感到好小,心中琢磨着瞄向哪儿?当我瞄准靶心时,感到有点风,于是稍稍修了点。枪响后,报靶员示意10环,第二枪我没修正,结果是8环,第三枪又修了点,又是10环,连长马上让我讲讲体会,因为新兵大多打得不好,而我第一种姿势就打了28环,另外两种姿势还没打,我已是及格了。后两种姿势无依托没打好,一共打了59环,在新兵中也算是很好的了。

投弹

投弹训练对我来说相对容易点,男孩从小对投掷感兴趣,我也一样,要求30米及格,我投50米左右不成问题,但在训练中我也从不马虎。班长老让我给投弹不远的同志做示范,讲解要领。实弹投掷时,为了安全,我们在山坡进行。我投完后,连长、排长和报靶员都找不到我投弹的弹着点,最后,经过分析,我投的手榴弹是空中爆炸,就算60米了。这次实弹投掷考核我是全连第一。

紧急集合

新兵下连后的第一次紧急集合,是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当紧急集合的哨声响起的时候,我很紧张。我还没穿好衣服,连部的卫生员、保管员已全副武装,我还在对着窗户微弱的亮光分辨着袜子的左右。这时卫生员问我,背包打了吗,我说没,于是他动作麻利地一会就打好了我的背包。到了集合地点,我们还是快的,这使我对卫生员的打背包的速度非常佩服。自从那时起,我就认真练习打背包,和战友们交流,还想出了很多简便快速的打背包方法,背包带怎么放、备用鞋放哪儿、挎包水壶雨衣怎么挂等。最后就是到武器库拿枪和子弹等,多年的军营生活,我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后,从哨声响起,全副武装到达指定的集合地点,我可以在两分钟内完成。

地雷

有一年营部仓库施工,由我们排负责拉铁丝网,完成任务后,仓库主任来对我们表示感谢。那时我已是班长了,就对主任说:“您看,我们讲起来是工兵,可我当了几年兵,真地雷是什么样都没见过,您能不能拿几个让我们看看?”主任立即拿了几个不知是哪个年代的地雷让我们看看,同时,仔细地给我们讲解。后来我参加了要塞区工兵集训,才算真正了解了防步兵地雷、防坦克地雷,以及当时美军在越南使用的各种诡雷、定时炸弹的构造、发火原理、排除方法等。这时,我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工兵了。

文艺汇演

当兵第二年,我是连队团支部委员。这一年我们连副指导员转业了,连队副指导员都是连队团支部书记,新的副指导员还没任命,我们连就由我代理团支部书记。全营要进行文艺汇演,我对文艺从不感兴趣,我是团支部书记,因此要带头。于是,我在我们连文艺骨干拟定的节目单中挑选了一个我认为最简单的“天津快板”,俩人就排练起来。汇演那一天,和我一块演出的那个战士发烧,但他还要坚持上,我就鼓励他。上台表演开始,我忽然觉得礼堂笑声一片,转脸一看,那个战士手舞足蹈,瞪着大眼(他的眼睛特别大),张着嘴,样子很滑稽,表情很夸张,然后不小心一脚踢翻了鼓,又背错了词,引的全营官兵乐翻了天,这是这次汇演最亮丽的焦点,也是获得掌声最热烈的节目。

挖红薯

当兵半年后,我对通信员的工作逐渐熟悉了,每天去营部拿报纸、信件、接电话等等这些日常工作,傍晚给各排和站第一班岗的哨兵送当晚的全要塞区统一的口令,这是只能看,不能口头传的保密工作。

一天夜里,三班长在施工点打来电话,机器出了故障,缺少配件,要连夜送来,否则影响工程进度。我叫醒了连长,马上将工地所需的机器准备好,老连长带着我连夜出发。我们拖着机器,步行好几十里。因出发时走的急,我们既没带水,也没带干粮。走到东方发亮了,急于赶路而致大汗淋漓的我们,军装都湿透了!我和老连长又饥又渴,大山里也没个人家,正好经过一片红薯地,我们就挖了几个红薯充饥,我学着《欧阳海之歌》里描写的那个小战士,拿出了钱放在挖红薯的地方,用两块石头夹在中间并做好记号,老连长微笑着看我干完这一切,露出嘉许的眼光。


【供稿单位:机械学院    作者:范波涛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宋广鑫 谢婷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