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日记头条 > 正文

学生

研究生毕业典礼参加者 袁化强

袁华强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19日 20:27 点击次数:

今天,我在中心校区体育馆参加了自己在山大的最后一个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终于,我也坐到了曾经羡慕的内场,第一次坐在了授位台的正前方。看到周围身着红袍的博士同学们,以及体育馆里数千名身着蓝袍的硕士师弟师妹们,我的内心激动万分,久久不能平静。一路走来实属不易,我们一同经历了三年艰苦的抗疫大考,共同顶住了疫情与科研的双重压力,而今一起圆满完成了学业,顺利拿到了学位证书。今天我们都是自己的英雄,母校也给予了我们满满的毕业仪式感。

毕业典礼以微电影《且向前》拉开了帷幕。毕业典礼上,师长代表用自己的人生感悟为即将背上行囊奔赴远方的我们上了最后一堂课,嘱咐再三,祝福满满。而在学位授予环节,我非常幸运地从李术才校长手中接过了自己的学位证书,亲耳听到校长送给我的祝贺和祝福。在未来,我也将牢记最后一课上的教诲,做赓续“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山大基因的新时代好青年,坚定不移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当先锋、做闯将!

此刻,是学生生涯的终点,也是美好未来的起点。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

记得2014年秋,跨越1400多公里,我从宁夏来到了山大,不知不觉间已经在山大学习生活了九年。初入山大,第一次在兴隆山图书馆前见到“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办学宗旨的牌匾时,我便被山大人的胸襟和气魄深深震撼;2018年本科毕业典礼最后一课上“努力做新时代的奋斗者”的殷切嘱托,让我再次深刻感受到家国情怀已根植山大人心底;硕博期间,李术才校长多次教导我们要走出工作舒适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担负起新时代青年新的文化使命,而山大岩土人扎根一线服务国家重大工程、为国家建设奉献青春的事迹也一直深深感染着我。九年里,我已然将山东当成了我第二个故乡,山大也是我的第二个家。九年在学习科研中的耳濡目染,让我不断思考和探寻,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从初入校园的“小白”逐渐成长为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的科研人员。

我的故乡宁夏养育了我,在那样教育资源匮乏的环境中,受老师们的鼓舞和辛勤栽培,我才有机会来到山东大学求学,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历。目前我已经完成博士学业,家乡的建设更需要我,我也想和我的老师们那样,让家乡的孩子们能走出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去实现他们人生的梦想。抱着这样的信念,今年三月初,我坚定地选择了回到偏远的西北,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面试,并最终拿到了宁夏大学的录用通知。

面对师友们劝我留下工作的好意,我一一谢绝。在我求职期间一直关心帮助我的导师知道我作决定的初心后,表示尊重和支持我自己的决定。于我而言,作这个决定并不容易,期间我也曾犹豫再三。一边是难以报答的师恩,一边是永远割舍不断的故乡;一边是机会多、发展前景好的东部,一边是平台、资源、教育均相对落后的西部。习近平总书记鼓励青年一代“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山大人也一直都敢为人先、开拓创新,胸怀天下、勇于担当;前辈如此,我亦如此。作为一名党员,作为新时代的知识青年,我更应该带着知识和本领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回到宁夏工作是我无悔的选择,我越来越坚信,在西部工作也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当在“山东大学2023届赴西部、基层和国家重点行业就业毕业生表彰大会”上与同学们共同接过“励志先锋营”旗帜时,我们也接过了光荣使命和光明未来。我们定会发扬山大“崇实求新”的校风,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继续书写浩然正气。

六月的济南骄阳似火,六月的山大满是离别与不舍。每年都是我送师兄师姐,今年自己终于要以博士毕业生的身份走出校门了。今天的毕业典礼,我将毕生难忘。衷心感谢学校和学院多年的辛勤栽培,感谢导师葛智教授及指导过我的老师们在科研上的悉心教诲以及在生活中的关心与帮助。我将依然以山大人的身份在岗位上继续奋斗,依然与母校共荣。祝福母校越来越好、再创辉煌,祝福每一个山大学子学业顺利、前程似锦!


【供稿单位:齐鲁交通学院    作者:2020级博士研究生 袁化强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夏郗 谢婷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