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日记 > 正文

徐宗文

文学院暑期课程学生 徐宗文

学生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23日 09:35 点击次数:

端坐于文学院暑期课程《小说家的写作课》课堂上,聆听在名山事业中轰轰烈烈抗争过的前辈讲述他们心中的文学景象,我反复咀嚼前辈的话语,只感到“真实”二字如同海浪一般冲击着耳膜。一部作品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从真实之中折射出人性的光辉。而一位作家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从生活真实和前人的作品真实中,发掘出复杂多面的人性。

第一天下午的课由郭洪雷老师讲解。郭老师以莫言的写作历程为主线,阐释了前人作品对初生作家甚至于资深作家的深远影响。他提到,莫言并非他自己所定义的“素人作家”,虽然未接受多少正规教育,但阅读习惯至今不渝,他的成功起源于对他人作品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模仿。在走向创作成熟期的过程中,莫言同化了记忆中的真实生活,吸收了方家的语言和构思技巧,催生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本小说。前人的如椽大笔之所以能抵住岁月的洗刷,流传至今,是因为其中确有值得细细品味的真实的人性。无论写作与否,阅读经典总归是升华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

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刘玉栋把自己的创作探索娓娓道来,推荐了许多当代优秀的小说。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刘老师说:“将生活经历写成小说,只需要两年,但酝酿需要二十年,这就像高粱转化成酒一样。”诚然,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名山事业。一个合格的小说家必定是在用悲悯的心在感悟生活,用大欢喜大悲苦的泪水浇灌文字,让笔尖的一句一字熠熠生辉。譬如,古代文学中最为伟大的小说《红楼梦》,就是曹雪芹亲身遭遇家族衰亡后,“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如此完成的。

选择《小说家的写作课》,本是由于我对文学的感悟和探索遇到了难以言状的迷宫困局。近几个月,自己阅读书篇,无法将文字看入心里,更别谈对文本的思考;提笔写作,创作的喷泉像被堵上了泉眼,觉得沉闷无比,几乎没有令自己十分满意的文章从笔端流出。在《小说家的写作课》上听了两场报告,我便有茅塞顿开之感,重拾对文学的信心,决定认真地去生活,认真地去阅读,触摸世俗与文学两个世界的真实,用心倾听人类的呐喊——最后,用自己的笔将良善与悲悯撒到人间。


【供稿单位:管理学院    作者:2018级本科生 徐宗文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郝晗宇 谢婷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