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日记头条 > 正文

教师

人文社科大会青年教师代表 王震

王震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26日 10:09 点击次数:

这一天,我曾期待很久,不仅是因为人文社科学术会议作为学校文科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注定要引起大家的关注,更是因为在这一天,随着学校一揽子新举措宣布生效,人文社科学术的新一轮加速跑即将启动。

这一天,我曾猜想很久,从半个月前的筹备座谈会起,从近半年前的科技工作会议起,从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起……我不止一次地猜测着学校将有怎样的举措,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文科,究竟将以怎样的方式、怎样的行动,去迎接新时代,担当新时代,把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的磅礴大气,写进由大变强的奋斗历程?

这一天,我也曾忧惧很久,深知即将到来的可能是一整套体制机制的改革,作为一名文科专业的青年教师,这样的改变意味着什么?更苛刻的指标任务,还是更残酷的淘汰规则?自己似乎还没有做好准备去接受新的挑战。

但这一天,比想象的要寻常。没有石破天惊的嘹亮号角,也没有大刀阔斧的改弦更张,有的是接地气、有温度、有气度的实招数。

为什么说接地气?从一名一线青年教师的视角看,我感到这次会议把准了文科的脉搏,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把握住了我们“文史见长”的传统优势和弱项。在征求意见的会议材料中,一些契合人文学术自身特点的表述十分亮眼:按照“高质量、多元化”的原则,探索完善分类评价体系,引入多元评价主体。这些不搞一刀切、遵循实际情况、尊重学术规律的务实做法,从全国高校学术管理规划的导向看,毫无疑问是走在了前列。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顶层设计,是把功夫做到了“内涵”上。我坚信它必将开启学校人文社科内涵式发展的大升级。

会议始终充满了尊重学者的氛围,无论对高端学者还是年轻学者来说,这都是一次有温度的大会。会议提出的措施很多,但强化服务意识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把优化服务流程、增强个性化精准服务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意见提出,非常让人感动,因为这是真正把坚持以学术为中心,以服务学者为宗旨,落在了实处。对青年学者的关心呵护尤其是一个亮点。会议不仅提出设立青年研究专项和成果奖项,鼓励青年学者潜心治学,自由探索,而且还亮出了如资助举办学术沙龙等一系列为青年学者搭台铺路的组合拳。我认为,这种全方位的栽培机制,既是培育学术能力,更是在培育山大情怀,是在为学校的未来打造一支不仅有学术理想,更有强烈认同感、归属感,有志于振兴山大的中坚力量。

会议展示了从容不迫的山大气度。平心而论,近年来学校面临着很多严峻挑战,一些领域的考核评估,我们没能拿得出预想中的“成绩单”。但从这次会议中,我感到我们痛定思痛,但没有自乱阵脚,更没有慌不择路。我们没有盲目跟风,而是认真分析了自己的实际情况,将科学设置考核标准与周期作为一项要求,引导科研人员潜心钻研、铸造精品。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我们咬定青山,持守定力,反而更加注重人文关怀,营造尊重差异、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学术生态,这是何等的淡定与从容?更重要的是,学校审时度势,选准核心竞争力,不失时机地提出打造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培育顶天立地的“山大学派”。这一气度,足以鼓舞每一名山大人勇往直前。

2019年的这个春天很寻常,寻常的气象中我们开了一场寻常的大会,但它将为山大文科的振兴开启一段不寻常的征程。


【供稿单位:儒学高等研究院    作者:教师 王震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马慧星 谢婷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