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人物 > 正文

李术才:活跃在岩土工程领域的探索者

发布日期:2007年12月06日 17:01 点击次数:


    李术才教授来山大以前在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工作,作为中科院岩土所的责任研究员及课题组组长,他的工作非常出色,深受领导和同事的赏识,然而他后来选择了山大。用他的话来说,他来山大基于三种原因:其一,他的恩师朱维申教授调入山东大学工作,他要陪老师重新开创一片天地。其二,他的妻子是山东人,他说调入山大就算陪妻子回娘家吧。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李教授被山大领导求贤若渴的真情所打动,尤其是原山东工业大学的老校长邹增大和新组建的山东大学的朱书记、展校长,他们为引进这个团队亲自操劳,没有一点架子,使他觉得来这样一所大学值!
     团结协作 提升团队战斗力
     山东大学土建学院岩土工程中心创建于2001年,李术才教授作为岩土工程中心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团队建设方面,他提倡资源“共享”和“团队作战”,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同志的优势;设立专职的会计管理科研经费,避免违规操作,实现了“用钱”的透明性;吸引岩土界的精英加盟山大岩土中心,主动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中心建立之初,山大在岩土方面没有相应的学位点和科研基础,面临着资金、人员、场所、设备等种种困难,李术才教授凭着忘我的奋斗精神及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勇气,和中心其它人员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仅用三年的时间,就申请获得了2个博士点、1个硕士点,新办1个本科专业(城市地下空间专业),使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有了一个基本平台。自创立岩土工程中心以来,他坚持正确的学科发展方向,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满腔的热情倾注到工作中。作为中心的领导,想尽一切办法招贤纳才,使岩土中心由成立之初的2人发展到13人的规模,其中教授4人,特聘教授1人,双聘院士2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助教1人,中心有博士生、硕士生50多人。目前,岩土中心学术研究队伍年龄和专业分布合理,真正形成了一支具有凝聚力、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研究队伍。
     目前,岩土中心开创了四个前沿研究方向:岩体力学特性和施工过程力学、岩体锚固特性和优化、海底隧道设计理论和隧道施工期超前预报。山大岩土在国家重大工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竞争力明显增强,李术才教授目前主持的一项国家基金的重点基金是从国内众多岩土工程学科著名单位的竞争中获得资助的,这充分表明山东大学岩土工程学科学术影响在近几年的发展得到很大的提升,学术成果得到了国内同行专家的认可。
     交流合作 提高国际竞争力
     在国际和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李术才教授感到了挑战和肩负的重任,领域前沿的研究方向与国际接轨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为提高山大岩土在国际岩土界的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于2004年成功举办了200人规模的“隧道与地下工程”国际会议。
     为加强交流合作力度,山大岩土中心已与国际岩石力学界顶尖专家和研究单位建立了广泛联系。去年10月,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John.A.Hudson教授访问山大,为土建学院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使土建学院师生受益匪浅;10月下旬,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来华讲学团 R.Zimmerman教授等一行四人访问山大,四位教授参观了岩土中心试验室的新设备和国内规模最大的模型试验,并对试验方法及试验过程提出了建议。仅去年1年,他们就邀请了20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岩土中心进行学术交流。目前,与岩土中心建立了实质性科研合作和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的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长崎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等8所海外大学和研究机构。
     完善自我 开拓创新
     在提高团队战斗力和竞争力的同时,李术才教授不断提升自己,充实自我,提高创新意识。近年来,李术才教授主要结合国家大型水电工程和交通工程开展裂隙岩体力学特性、节理岩体锚固效应及相关的计算方法研究,完善了施工过程力学分析方法和体系,建立了工程上可用而有效的计算模型。研究成果在国内许多已建和在建的多个大型水电工程地下厂房的开挖与加固方案优化中得到应用,如小浪底、三峡、溪落渡、琅琊山、泰安蓄能电站、水布垭等电站。还成功地解决了三峡永久船闸中隔墩和闸室直立墙裂隙岩体深部变形的预测分析,结束了国内关于三峡船闸变形的争论,避免了增打大量锚杆和锚索,节约了大量投资,得到三峡总公司的高度评价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海底隧道建设成在我国已到了大发展的时期,国内有近10条海底隧道将要建设。其中最小岩石覆盖厚度是影响海底隧道施工和运行期安全的最关键的参数,李术才教授开创了海底隧道最小岩石厚度研究方向,建立了其分析方法和体系,成功地确定了我国第1个海底隧道-厦门海底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厚度,并被设计院和业主采纳。目前正在负责第2条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的最小岩石覆盖厚度研究。他还主持了宁波象山港海底隧道的最小岩石覆盖厚度研究。李术才教授和他所领导的科研团队致力攻克的主要难题是海底隧道要挖多深才能使海底隧道施工既经济又安全。在隧道界这个研究方向山东大学已独占鳌头,得到了国内隧道界的认可和承认,提升了山大岩土在国内的影响力。
     而今,璞玉终于砺炼成器,发出耀眼的光芒,李术才教授专心研究工作,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近5年来,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岩土中心获得863计划, 973计划专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总经费达1000多万元,横向课题达1500多万。他发表文章130多篇,其中SCI收录18篇,EI收录94篇,ISTP收录9篇。
     俯首谦和育后生
     李术才教授谦和、热情,脸上流露出的总是智慧和精干,在他身上,治学的严谨与为人处事的随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初识他的人会觉得他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谈话中总是面带微笑,尤其在指导学生方面,更是诲人不倦。
     李术才教授在山大南新区多次结合自己科研经历给土建与水利学院学生作报告。他生动地向同学们讲述自己的研究小组作科学研究的经历。同学们从他们的研究过程中学到了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精神,从那一项项的科研成果中,看到了自己专业的美好未来。李术才教授希望同学们扩大视野,扩展知识面;学会学习,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生活,团结同学;树立人生奋斗目标。李术才教授的报告获得同学们阵阵热烈的掌声,激发了同学们对学好自己专业的信心。
     面对冰冷的岩石 具有火一样的热情
     李术才教授1965年出生在河北涞水,1996年获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岩土工程博士学位,他从事岩土研究工作已近20年。李术才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地质超前预报就是对地下工程潜在的不良地质进行“诊断和提前治疗”。由于地下条件极为复杂,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必须对地下作业进行精密、细致的分析研究,才能避免透水、坍塌、毒气泄漏等事故的发生,因而岩土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岩石无情,人有情。李术才教授总是满腔热忱地投入工作,仔细认真地分析每一个数据,因为与之关联的是施工人员的生命以及工程完工后的使用寿命。去年10月,他的研究小组,成功预报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金龙隧道裂隙突水和隧道塌方,避免了10多位技术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危险。他的科研小组在该领域有着很好的声誉,湖北省交通厅副厅长徐建说,山东大学的工作扎扎实实,为保证施工安全和节省投资做出了贡献,在沪荣西全线推广了山东大学经验,仅在沪蓉西高速公路上就有十几条隧道由山大来开展超前预报科研工作,得到的科研经费达到1500万元,目前由于研究小组出色的工作,又得到湖北交通厅200万元的纵向经费,研究西部岩溶地区高风险隧道修建工程中灾害预警和灾害治理预案。研究小组还在北京地铁奥运支线开展了地质灾害预报工作,得到业主的高度肯定。目前研究小组正雄心勃勃,投入大的人力、物力研发隧道超前预报的正反演理论和设备,力争在国内抢占该领域前沿,使山大岩土在该领域崛起并具有绝对优势。
     在李术才教授眼里,岩石的裂隙就好像一道迷宫,它不仅在平面的方向展开,也在纵深的方向延伸。以往的研究大都局限停留在平面的基础上研究,李术才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正尝试新的实验方法研究岩石三维裂隙扩展破坏的模式和规律。
     2006年李术才教授硕果累累,2007年他将踏上新的征程,带领他的学术团队致力于解决岩溶地区隧道建设中不良地质超前预报和突水机理治理方法的研究,力争取得新的突破。这项研究将为国家西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在李术才教授及其团队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山大岩土工程学科必将迸发出火一样的烈焰,将山大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声誉推向世界。
     李术才,土建与水利学院院长、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A类获得者、第九界“中国青年科技奖”得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李术才教授是国内著名的岩土力学专家,近年来负责完成了一大批国家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家大型水利、水电、矿山、交通等领域重大岩土工程课题,他在裂隙岩体力学特性和锚固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尤其在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和海底隧道等方面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李术才教授还担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地下工程分会理事长,在国内岩石力学与工程界中青年专家中有较大的学术影响。]
【作者:文/王莉莉 图/马永军 来自: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永俊】

【作者:文/王莉莉 图/马永军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永俊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