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新加坡三位教育专家做客新杏坛学术报告会

发布日期:2005年12月02日 11:56 点击次数:

[本站讯]12月1日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院长许富吉、新加坡淡滨尼初级学院院长黄慧珠、新加坡义顺初级学院主任陈美松三位新加坡教育界资深专家,应我校展涛校长的邀请,做客文艺美学报告厅新杏坛,与来自文学院及国际交流学院的百余名同学进行了英汉双语的交流,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关于新加坡教育制度以及文化发展的精彩报告。文学院副院长廖群教授主持了报告会。
    陈美松首先介绍了新加坡的教育体制和新加坡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他谈吐儒雅、出口成章,他认为,文化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教育也是如此。他还介绍了新加坡“6424”的教育体制,并强调虽然新加坡的教育选拔也要通过剑桥水平考试的层层筛选,但是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并不是为了培养“读书死、死读书、读死书”的书虫,而是重在培养“德智体群美”五育并重的人才。他们通过各种社团活动,在发展保存各种族文化的同时,进行多元文化下的各种族文化的交流。
    黄慧珠女士用英语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她认为学习自己种族的语言,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思考,可以加深对语言背后文化内涵的的理解。但她也承认对于新加坡更年轻的一代来说,因为语言兴趣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双语政策未必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特别是在双语政策下,英语作为多种族共同语言,成为无可争议的强势,成为新加坡的第一语言,但是对于不同种族的人来说,将英语作为第一语言而不是自己种族母语,在身份认同上也存在尴尬。同时她介绍了新加坡的奖学金政策,并欢迎同学们毕业后有机会去新加坡教学。
    许富吉是新加坡作家协会副主席,他在介绍孔子学院发展状况的同时,主要介绍了后殖民主义情境下,新加坡文学和文化的发展状况。新加坡华语文学受五四作家、中国现代作家等风格影响很深,但是同时新加坡的华语文学有自己的创作内容和思想内涵,这也是新加坡华语文学的可贵之处。
    学生们用英汉双语进行的高水准的提问将报告会推向高潮。他们的问题深刻而富于思辨,也得到了在座专家的赞赏。]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昃昱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白杨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