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计算机应用五项科技成果通过技术鉴定
发布日期:2005年11月28日 16:33 点击次数:
[本站讯]我校计算机学院与山东地纬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数据库同步冗灾监控系统”、“劳动力市场管理信息系统”、“医疗应用集成平台”,以及我校网络中心与山东地纬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高速网络访问控制与计费系统”、“网络运行监控系统”等五项科技成果,于11月25日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与会专家评价认为:该5项研究成果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由洪晓光教授等主持开发的“数据库同步冗灾监控系统”,是针对运行Oracle数据库的数据库系统进行监控和冗灾的系统。系统采用成熟的软件开发模型,使用XML、多线程、触发、守护进程技术,实现了一个安全可靠、实用高效的数据库冗灾与监控系统,能够获得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实时运行信息,及时获取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告警信息,进行诊断分析,找出错误原因,出现灾难时通过冗灾功能维护业务运行的连续性。为信息安全建设提供了先进适用的软件产品。
由孙明讲师等主持开发的“劳动力市场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了基于J2EE标准的B/S/S三层结构、先进的O/R Mapping映射机制和面向对象技术进行开发,同时在用户界面上通过MVC模式进行控制,确保了系统的易用性、扩展性和可移植性。实现了工业标准所能提供的可扩展性、高可靠性,产品供应商独立以及跨平台等诸多优势。为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先进适用的软件产品。
由李庆忠教授等主持开发的“医疗应用集成平台” ,基于.NET框架构建,采用BizTalk Server作为集成中间件平台,遵循HL7国际标准,并制定了医院信息系统交互的消息标准,以及对应用系统接口封装的集成规范。大幅度降低应用系统间连接的复杂度,并可在平台中实现部分业务流程的控制和管理功能。系统的使用作为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提高了医疗信息系统的配置灵活性,优化了医院内部资源配置,降低了系统维护和扩展升级成本,极大地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由张世栋副教授等主持开发的“高速网络访问控制与计费系统” ,采用B/S架构,以Linux 2.4内核为基础,采用NetFilter框架为流量处理手段,以操作系统内核模式处理网络流量;以端口映射、TCP阻断和TCP重定向为手段,实现对异常流量、未授权访问、未身份认证的访问进行阻断控制和重定向引导。为计算机网络的计费管理、安全管理和性能管理提供一个综合的面向业务的管理系统,降低了网络管理的成本,减轻了网络管理员的工作压力。
由肖宗水副教授等主持开发的“网络运行监控系统”,采用B/S架构,集成平台提供了数据库和Web发布能力,网络对象处理、SNMP轮询、SNMP Trap、事件处理、短信收发等公共组件为实现系统的各种业务功能提供了通用的接口,包括网络拓扑描述与处理、设备运行状态监控、网络链路流量监控、故障探测与报警、资产管理、系统管理、网络实用工具等。为计算机网络的运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供稿单位:科技处成果科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