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05年12月19日 13:27 点击次数:
[本站讯]12月6日晚,“走近束星北”报告会在邵馆报告厅举行。《束星北档案》一书作者,《青岛日报》资深编辑、刘海军编审,山东大学档案馆馆长刘培平教授给大家讲述了一个完整立体的束星北教授。 让历史诉说历史,主人公诉说主人公,为再现真实的历史,刘海军选择以档案形式写束星北的传记。《束星北档案》一书花了刘海军15年的时间,前后采访了100多个人,凡是与束星北命运发生过关系的人几乎都采访到了。刘海军说在写书过程中他受到极大的震撼,他看到的是一个天才被阉割被毁灭的过程,束星北多次面对“活着还是死去"的选择,他的命运与个性有极大的关系。束星北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身上棱角很多。 作为他的母校和执教过的地方,束星北与山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报告会上,刘培平教授给我们讲述了束星北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束星北1925年进入齐鲁大学文学院学习,1926年退学,与他同院的还有山大著名教授张维华。他与校友王淦昌成为一生的挚友。虽然不到一年的时间,束星北在文学院还是受到很好的文化熏陶。1952年,齐鲁大学的文史两系并入山东大学,束星北在文学院的老师同学都来到山大,他也选择了山大。束星北来到山大后受到最高的礼遇,他被安排在山大教授公寓居住,与副校长童第周、陆侃如冯沅君夫妇成为邻居。束星北也对教学科研工作投入极大的热情,当时他开了热力学等六门课程,是物理系开课最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束星北以其坚实的科研实力在多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在山大工作期间,是束星北一生取得成果最丰硕的时期,1953--1957年间,他先后在《气象学报》、《物理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发表了10多篇高水平的论文。束星北十分重视科研活动,而且与时俱进及时调整科研方向。 束星北被后人敬仰,不单是因为他是一个有个性的科学家,而且还因为他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家,他培养的很多学生后来都成为物理学界知名人士。当主持人提到束星北在培养人才方面的贡献时,刘海军用他对李政道的启蒙的感人故事证明了这一点。 展涛校长也从百忙之中来到报告会场,他亲手把山大为束星北作的档案资料送给刘海军,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展涛校长说,他一口气读完了《束星北档案》,书中给他震惊的不是束星北的天才,而是他的悲剧性人生经历、独特个性、人格中超常的坚实、科学的执著。我们纪念束星北不光是敬仰,更多的是反思。束星北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他的坚守执著,他对科学的信仰,正是我们身上所缺少的。束星北是我们时代社会的镜子,他令人心痛的经历提醒我们必须让一个有才华的人积极地发展,我们对科学家要宽容,要积极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科学家舒展个性提供舞台。 束星北,著名物理学家,山东大学20世纪50年代著名教授,被誉为“中国的爱因斯坦”。 是中国从事相对论研究最早的中国人之一,后转向气象学、海洋物理的研究。是罕见的集才华、天赋、激情于一身的科学家、教育学家。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吴健雄、李政道、程开甲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 ]
【供稿单位:团委学通社 作者:文/王莉娜 图/王君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茉林 】
免责声明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