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由美法两国学者联合主持的“科学与信仰全球透视•重大奖励计划”正式发布评审结果,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姜生教授继2005年获得这一奖项之后再次荣获这一国际研究项目奖。此项奖励使姜生教授再度成为“道教与科学”研究领域唯一获奖者。
全球共有七个研究项目获GPSS大奖计划支持,每项提供科研经费额度约二十万美元,竞争相当激烈。姜生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获奖项目为Science, Taoism And Re-enlightenment: Dialogues and Reflections on Science in the Context of Taoism(“科学、道教与再启蒙”,英文缩写为“STAR”),GPSS国际学术评审委员会对该研究项目予以高度评价。研究计划主持人、美国艾伦大学普罗那•达斯教授在给姜生教授的正式通知函中说:“奖项评审过程中的竞争激烈而又漫长,但您的项目之最终胜出,是评委们一致同意的结果。……他们公认,您的项目计划对于最终产生丰硕而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提供了保证。……此次的获胜者将成为学界精英中一位骨干;他已经不仅仅是在已有的问题中探索,而是致力于向更高层次的成就努力。您的项目给评审委员会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期待着在科学与精神研究领域您的才智在学界同行、学生以及公众中间获得更为广阔的发挥。”
“科学与信仰全球透视•重大奖励计划”(The Global Perspectives on Science and Spirituality Major Awards Programme, a joint programme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University of Paris and Elon University with funding from the 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 缩写GPSS-MAP)由法国巴黎多学科综合大学和美国艾伦大学联合主持、美国约翰•邓普顿基金会(The 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资助,其宗旨是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科学与不同文明背景中的精神文化关系研究。美国Pranab Das任该计划主持人,法国Tom Mackenzie和Jean Staune分别担任项目主任和首席顾问。
姜生教授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2年3月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曾作为第一学术带头人成功申报山东大学历史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多年来他致力于道教科学技术史研究,先后获得香港圆玄学院(1999-)和哈佛大学燕京学社(2000-2001)等学术机构的资助。著名中国科学史专家、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古克礼教授2004年在给山东大学校长展涛的信中说,姜生教授领导的道教与中国科技史研究群体已经走在国际前沿。2004年初普罗那•达斯博士致函姜生教授说:“鉴于北美和西欧在宗教与科学的对话研究中道教领域代表人物的极度缺乏,您的专攻领域对我们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在1998年以来的三个五年规划中,支持姜生教授的“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研究,同一课题纵跨“九五”、“十五”和“十一五”规划,连续获得国家重点项目支持。2006年2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布成果验收报告,《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汉魏两晋卷)》被列为优秀成果,并指出该成果的问世“不仅扩大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上的影响,而且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国际著名天文学家席泽宗院士认为,该成果是堪与李约瑟《中国科技史》、卢嘉锡《中国科学技术史》相媲美的‘三箭齐发、成果辉煌’的大型著作。”
近年来,山东大学大力实施全方位开放式办学战略,积极推进学术国际化,努力提升学术竞争力。此次姜生教授再度获奖,也是山东大学不断拓展国际学术研究与对话前沿热点而结出的硕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