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山大68项成果获2007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励

发布日期:2008年04月24日 15:01 点击次数:


    [本站讯]4月23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济南市南郊宾馆隆重召开。山东大学共68项成果获得200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6项、三等奖39项。省委书记姜异康出席会议,并向两位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颁发了证书,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作了重要讲话,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宣读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0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与会领导嘉宾向获奖人员颁发了证书并合影留念。山东大学副校长娄红祥参加了会议。
    山东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孟祥旭教授等完成的“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工程”、化学与化工学院陈代荣教授等完成的“水热法制备无机超细功能材料新工艺”和齐鲁医院张薇教授等完成的“持续性心房颤动心房重构机制和栓塞并发症防治的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另外山东大学作为第二完成单位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国群教授与龙口市丛林铝材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轨道车辆用宽体壁板型材”也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袁东风教授等完成的“基于空时频分集的高速通信抗干扰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齐鲁医院侯明教授等完成的“人源化抗血小板GPⅡb/Ⅲa噬菌体抗体的研制和生物学活性研究”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孟祥旭教授、陈代荣教授、张薇教授、袁东风教授和侯明教授作为获奖代表参加了会议并上台领取了获奖证书。
    “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工程”开展了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并通过示范体系建设,促进技术推广应用,研究支持知识共享和过程协同的PLM系统,研究模具协同、快速设计与制造集成等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虚拟样机、制造网格、网络化制造等先进制造关键技术,研发高精尖的数字化装备,研发农用车行业等面向行业的信息技术总体解决方案等,完成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获得软件著作权8项,软件销售收入1300万元,发表论文70多篇,项目实施直接产生新增产值累计4.6亿元,带动206家省级示范企业开展应用示范。“水热法制备无机超细功能材料新工艺”项目研究开发了超细钛酸钡、纳米氧化锌和氧化锆等系列无机超细功能材料,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产品具有化学纯度高、成份均匀稳定、粒度分布窄、形貌均一、物相结构和颗粒性质稳定性好等特点。该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应用该项目开发的技术实现了不同规格和种类的系列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产品应用于电子信息、复合材料及制品、新型武器装备研发等多个领域,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部分产品还出口美国、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等,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持续性心房颤动心房重构机制和栓塞并发症防治的研究”综合应用分子生物学、电生理、心导管和综合超声技术,以房颤患者和慢性房颤动物模型为对象,对持续性房颤心房和肺静脉电重构、结构重构和功能重构的分子机制、检测方法和药物干预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持续房颤栓塞并发症的危险分层和抗凝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研究为阐明房颤发生、发展过程和建立以机制为基础的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我国房颤栓塞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方案。“轨道车辆用宽体壁板型材”项目与法国ALSTOM公司及南京浦镇车辆厂联合,开发研究、试生产了地铁窗下板型材,该产品整体宽度938mm,为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宽截面的热挤压型材,在铝行业中属首创,极大的促进了我国轨道交通、高速列车等项目的发展。  颁奖大会会场  孟祥旭教授(中)上台领奖  陈代荣教(中)上台领奖 
 袁东风教授(中)上台领奖  张薇教授(左)上台领奖  侯明教授(中)上台领奖 
 颁奖大会现场  副校长娄红祥与山大获奖代表合影 ]

【供稿单位:科技处 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文/周敬馨 图/马永军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永俊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