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山东省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揭牌仪式在山东大学举行

发布日期:2017年02月19日 08:35 点击次数:

  [本站讯]2月17日,山东省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揭牌仪式在山东大学举行。山东大学副校长李术才、山东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处长陈成刚出席仪式并致辞。根据《关于公布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第一批)的通知》,山东省科技厅首批命名了9个工作室,由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越中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相法教授、齐鲁医院侯明教授领衔的工作室分别入选。
  李术才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李越中教授、刘相法教授、侯明教授表示祝贺,并向山东省科技厅长期以来对山东大学科技事业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设立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是山东省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推动全省科技发展的重要举措,此举必将成为引领山东省相关领域和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制高点,对于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将起到引领作用。他表示,山东大学正在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实施“双一流”建设任务;在科技评价体系方面,鼓励在Nature、Science、Cell等期刊上面发表顶级文章,鼓励评价由单一个人到团队评价转变;在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正在进行科研组织模式改革,继续搭建好政府、高校、企业之间人才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围绕山东省发展的需求,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山东省科技发展提供服务。陈成刚介绍了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设立的意义,表示这不仅是山东省科技厅对科技领军人才(团队)的项目支持,更是探索建立科技领军人才(团队)荣誉制度的有益尝试,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领军人才(团队)创新创造积极性,以其为核心培育形成科技创新制高点,引领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他希望山东大学勇于担当起引领山东省科技发展的责任,更好地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

  山东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相关负责人,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齐鲁医院相关负责人,以及获得“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团队成员参加揭牌仪式。仪式由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勇主持。  
  
  入选者简介:
  李越中,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越中团队自1996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始重要的药源粘细菌的研究,系统开展了粘细菌资源多样性、进化、遗传和应用的研究,发展和显著简化了粘细菌分离培养技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最大的粘细菌资源菌库。在粘细菌中首次发现自主复制质粒,为粘细菌超大基因组的进化提供了线索,同时为粘细菌遗传学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通过解除粘细菌生长的细胞密度依赖,解决了粘细菌大规模发酵培养的瓶颈限制,为粘细菌资源利用和埃博霉素的生产提供条件,是目前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领先者,在国际上有重要的影响,已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国际专利2项。有关粘细菌资源和埃博霉素产生菌及其发酵合成埃博霉素工艺成果分别转让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粘细菌资源的开发,2004-2009)和山东金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抗肿瘤新药埃博霉素(epothilones A/B)生产技术的开发,2003-2009)。目前转让公司的埃博霉素B完成国内I期临床,正在申请II期临床。
  刘相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相法团队在国内外率先开展多相金属熔体结构调控与系列晶种合金材料的研究。出版专著2部。发表SCI论文18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2项,已经成功转化16项。发明了Al-P系、Al-Ti-C-B-N系和Al-B-C-N系三系列晶种合金,其产品已在全国24个省100多家铝合金和镁合金加工企业应用,并大批量出口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土耳其、俄罗斯、韩国、日本、印度和东南亚等15个国家。累计经济效益7.35亿元,其中增收节支1.68亿元。以此发明产品孵化两家企业,其中一家已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侯明,齐鲁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山东省血液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筹)主任。侯明团队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机制和特异性治疗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血液学权威期刊BLOOD杂志发表全文11篇。作为我国ITP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侯明在国内率先开展并推广ITP免疫失耐受发病新机制和血小板抗体检测新技术,系列研究成果改写了欧美国家的ITP诊治指南。侯明作为负责人起草并制定了中国成人ITP诊治指南(2009、2011、2012及2016年版),作为我国ITP诊治标准在全国应用。侯明带领的研究团队对我国ITP诊治水平的提高和血液病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通过在全国推广应用MAIPA检测、流式细胞微球技术、TPO浓度监测等特异性诊断新技术,显著提高ITP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对ITP鉴别诊断具有重大意义;提出利妥昔单抗、重组人TPO等药物联合治疗ITP,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治疗后有效持续时间显著延长。不仅有效减轻患者精神和心理压力,更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住院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


【供稿单位:科研院    作者:孙乐军 孙玉红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思萱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