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丹心遍九州 思报春晖情悠悠
发布日期:2010年05月23日 09:46 点击次数:
[本站讯]“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五月的山大校园,阳光明媚,到处洋溢着一种清新喜悦的气息。5月22日,来自世界各地、各个年级的208名校友代表荣归母校,欢聚一堂,参加山东大学第二次校友代表大会,为校园添加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他们中许多人,阔别学校多年,而今重回母校,再睹母校全新面貌,对母校恩泽的感怀,对恩师的感谢,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紧握的双手、有力的拥抱、炽热的眼神、久别重逢相拥而泣的情景,映入人们眼帘,酝酿成山大历史上值得永远铭记的时刻。
深情细述旧日情怀 自豪感叹母校巨变
同一片热土,同一种情结。见到母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教育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建设越来越迅速,校友们都深感自豪。校友见面时,脸上有着说不出的激动、欣慰和感慨。这次校友大会为校友们搭建了广阔的沟通平台,结识新朋友,获得新信息,创造新机会。
拳拳学子心,浓浓母校情。“母校的变化太大了,重游美丽校园,感觉很兴奋!”中文系81级校友于新年表达了这样的心声。有许多校友早起徜徉在熟悉的小路上寻找着曾经留下的青春印记,中文系59级校友张鸿文谈起他与山大难解的缘分:“我一家四口有三人是山大中文系毕业,再回山大又路过大女儿和她母亲都曾住过的同一个宿舍,心情非常激动。”曾住过的宿舍楼,蕴藏知识的图书馆,勤奋苦读的文史楼……曾带给他们太多的回忆,故地重游,刹那间突然感觉到又回到了那个激情年代。山大的“小树林”是许多校友们魂萦梦绕的地方,提起它会让人平添一种亲切感和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愫,于新年校友说:“几十年过去了,小树林的树从小树苗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它们在生长,山东大学也在迅猛发展。”哲学系86级校友宋华西饱含深情地说:“每一次回山大一定去一次小树林,甚至小树林有哪几棵树发生了变化我都很清楚。”回到山大,回到母校,就像回到了家,回到了那些曾经逝去的青春年代。
以恩师为敬,以母校为荣。虽然时过境迁,但是大学的美好回忆还历历在目,老师的教诲和训导犹在耳畔。张鸿文校友对初到山大的课记忆犹新,因为那是著名教授高亨的课,这让初入大学充满好奇的他爱上了学习。那时,山大要求老教授上第一线授课,让更多的学生与名师多交流,保证并提高教育质量。八十多岁高龄的53级医学系校友于楠为社会培养出大批的优秀医学人才。他特别强调对他一生影响最大是曾经教过他的山大老师:“是老师教我们对病人要认真负责、全心全意,对老师要尊重、要虚心求教,对待基础课与临床课要认真学习,打好基本功。”宋华西校友坚持每年回学校看望自己的恩师,从毕业后从没耽误过。于新年校友亦不断提起以前经常听周来祥、袁世硕、孔范今等教授的课,还受邀去老师家里吃饭,师生情谊深似瀚海。恩师的无私教诲,母校的倾情培育,成就了各位校友在不同的岗位上奋斗拼搏取得的辉煌业绩。
昔日勤奋含辛茹苦 今朝荣归丹桂飘香
“水思源方知江水泱泱,知恩图报方知云山苍苍。” 整个校园,充满了校友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校友对师长的感激之情、校友之间的手足之情。新朋易相识,老友更相知。校友们或两三为伴、或三五成群,从全世界的不同地点回到了山大,这个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西安校友会的张贵平、李稳敏两位校友当年在学校的时候并不相识,但经校友会而结识,经常参加校友会组织的活动,在不断的联系交流中成为了朋友。更有很多当年在学校时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在为了各自的事业在天南地北的地方打拼,听到“久违”而熟悉的声音,见到想念而今却稍感陌生的面孔,彼此的眼中早已噙着泪花,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紧紧拥抱,久别相聚的喜悦写在脸上。
校友们回忆起当年在校园里勤奋苦读的一点一滴,难忘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山大的数学院学习氛围浓郁,85级数学研究生詹小平正是在山大阅读了大量书籍和学术论文,为自己的事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说:“山大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让我受益匪浅,同时在学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教会了我沟通、协调和与人为善。”人生是态度,重要的是价值观;大学是经历,重要的方法论。这是于新年结合自己在山大学生与生活的亲身经历的感受:“现在非常怀念在母校学习的那4年,学校务实创新的精神让我受益终生,山大给我打下了做人做事的基础。”82级经济系校友阎刚军表示:“我在学校组织各种活动,从中培养了对自己一生受用的组织、协调能力,正是这些在山大的经历成就了我今天的事业。”
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校友们,曾经徜徉在古朴典雅的校园里,读书在绿荫遮蔽的小树林中,穿梭于视野广阔的各大讲堂。山大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在他们的血液中沉淀,山大踏实的学风、朴实的校风在他们的脑海中烙印。正是在山大文化的熏陶下,这些昔日勤奋苦读的山大学子走出校门后成为今天专业基础扎实、对事业忠实、为人处事踏实的优秀校友。
肩负重任回报母校 放飞梦想留下祝福
一百余载难赋深情,十万英才挥斥方遒。几代山大人欢聚一堂,共同回忆母校辉煌的过去,共同祝贺母校腾飞的今天,共同展望母校美好的未来。山东大学的“山大特色、中国一流、世界水平”的办学目标和“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办学宗旨让校友们对山大的未来充满信心,更添几分把山东大学建成最受人尊重的大学的责任感。
徐显明校长所提的“结我学缘皆为校友,凡我在处便是山大,所有校友同等重要,办好山大共同责任”新校友观,给了校友们莫大的鼓舞与动力,产生了很多思想的共鸣。78级光学校友杨德裕表示:“学校如此重视校友,我们就更应该做好校友会工作,更好地发挥校友力量建设我们的母校。”四川校友会的熊文校友也谈到:“作为一名山大毕业生我为母校的腾飞感到自豪,母校只要需要我们,我们都会为母校出力。”
同时校友们对正在山大学习的学弟学妹们寄予希望与祝福。79级工业自动化的范允法校友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时光,抓住最美好的时间刻苦读书。87级校友刘冠国则建议:“学弟学妹们在学校要学会谦虚,学会与人沟通,心要沉下去不能浮躁,只有这样才能为今后步入社会打好基础。”“第一要敢想,第二要敢干,要做就做最好的。”宋华西校友将自己多年经验凝炼成这句话送给学弟学妹们。新加坡校友会刘向阳校友真诚地说:“人生必须从学做人开始,开阔思路,学会主动适应环境。”
“感谢山大为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的心已烙上山大的印,无论我飞到何方,山大永远是我不变的精神家园。”“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母校永远是我们的牵挂和自豪。”……千言万语,说不尽的是校友们对山大的美好祝愿。此次荣获山东大学优秀校友会的烟台校友会的校友们创作了一首七律诗送给山东大学,祝福母校绘出新的美丽蓝图:“寸草丹心遍九州,思报春晖情悠悠。一从浩气存胸臆,拼将快楫搏中流。奋蹄犹是汗血马,俯首甘为孺子牛。泰岳山青东海碧,凭此本色绘新图。”
几十年前,几年前,他们带着自信而憧憬的笑容走出母校,如今他们带着感恩而真诚的笑容重返母校。他们的笑容是深情厚谊的最好诠释。此次校友们回归母校,无论从全国各地千方百计挤出时间赶回山大,还是不远万里从美国、新加坡等国外飞回山大,都是因为山大珍藏着他们视如珍宝的青春回忆,有他们无法忘却的美丽时光。山大,永远是每个山大校友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何天祎 王珊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莉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