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山东大学师生认真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2012年寒假社会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以文化为主题的实践团队。他们将文化体验与调研结合,充分体现了山大学子关心时政热点,勇于承担青年责任的精神风貌。
开阔眼界 体验多彩文化
传承家乡文化,感悟家乡精神。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1月19日,化学与化工学院“弘豫•思源”民俗文化调研团调研正式启动,通过走访郑州市、洛阳市、南阳市、信阳市、漯河市、平顶山、濮阳市、焦作市等县市,调查不同乡村的结婚习俗、村名由来、发生过的重大事件等,弘扬特色豫文化,饮水思源,展现家乡传统民俗文化。1月24日,机械工程学院“家乡精神”团队赴浙江台州对台州精神进行调研,在体会家乡气息的同时,也对家乡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家乡文化传承”实践团采访了鼓子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克圣老先生,了解鼓子秧歌的历史渊源及当地文化单位的文化传承工作,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探寻春节习俗,感受年俗变迁。梅花香遍神州地,龙步震开盛世春。1月22日,机械工程学院“寻岁”家乡年文化调研队对金华除夕民俗文化进行走访调研,队员们走上了充满年味的大街小巷,走入地道的金华人家,深入了解当地年夜饭文化的特色。同日,机械工程学院“宜韵”实践团队在安庆潜山举办除夕庆祝活动,体验独具特色的冻米糖,跟扎匠学习做十二生肖的花灯,贴春联,品尝潜山风味的年夜饭。
体验社区文化,邻里共谱和谐。1月19日,土建与水利学院“追蕴”实践团队走进辽宁省新民市新柳街道铁北社区,深入开展社区文化建设调查。队员们采访了居委会主任,举办传统文化宣讲会,发放调查问卷,感受社区群众秧歌赛,与社区居民一起感受东北魅力无限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和谐的社区文化。
重温红色文化,弘扬革命传统。1月18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星火传承”团队来到安徽省枞阳县渡江指挥部(县文物管理所),展开以“保护革命旧址,传承革命传统”为主题的调研活动。20日到21日,团队又来到老战士故里、革命烈士陵园以及当地电视台,通过开展实地调研,感受红色文化的生存状况,亲身体验红色文明,采集红色素材,进一步明确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也了解了当地媒体对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以及在文化宣传方面的经验。
深入调研 献计文化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山大学子组成调研团,调研文化产业发展,展现了队员对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独立思考。1月17日,机械工程学院关于曲阜市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调研团队抵达曲阜城区,与曲阜市文物旅游局、曲阜市规划局、曲阜市交通局等管理机构取得联系,冒雪走访了相关景点,与当地的居民展开深入交流,了解当地的特色餐饮、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旅游产品的开发特色。1月12日,土建与水利学院“信飞”社会实践调研团队前往济南若干报社调查传统报纸行业在网络影响下的发展现状。队员就报纸功能作用、发行量的变化情况、网络在纸质媒体的影响和传统报纸行业的应对措施等方面,与济南时报报社、山东青年报报社和联合日报报社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沟通。1月21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梦之蓝”团队赴烟台市栖霞桃村镇调研文化产业情况。
校园文化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也成为山大学子关注的热点问题。1月14日,软件学院“文化先行”实践团队调查了各地大学生对校园文化多方面的认识和感受,总结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并剖析内在原因,为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创新性建议。1月15日,爱“+”社会实践调研团在广泛收集社会公德现状资料基础上,以发放调查问卷、走访有关部门等形式,对济南市居民公德情况展开调查,探究居民道德下滑原因,关注社会公德意识建设,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共通血脉,是一个国家守望相助的精神家园。在感受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社区文化、红色文化、校园文化、家乡文化同时,山大学子胸怀报国之志,肩负起青年学生的责任使命,不断提升实践水平,在实践中茁壮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