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梦想蕴育能量 青春绽放光芒

发布日期:2013年03月29日 14:52 点击次数:

\
  [本站讯]这是一个与山东大学法学院三十年风雨同舟的先锋社团,这是一个以“服务同学、奉献社会”为宗旨的先进志愿服务团队。这里朝气蓬勃,充满友爱和正能量,这是心存法治、胸怀正义的法科学生之家,这就是山东大学学生法学社。
  山东大学法学社,成立于1983年,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而又充满新鲜活力的学生社团。从成立伊始,一路走来,团队的每位成员便笃定这样一个信念:我们,从来不是一个人,总是以凝聚力为核心,以集体的力量去呐喊、去拼搏、去改变,致力于打造一流的法律服务平台。记不清有多少通宵达旦我们相互扶持,数不尽有多少争鸣辩论我们共同成长,有疑惑,有失落,有振奋,更有成功。“全国十佳社团”、“山东大学十大精品社团”是对法学社历史的肯定,“山东大学2012年度十大新闻人物”的殊荣是法学社对辉煌的续写。

知行合一成长伴行 法律英才尽展雄风

  以“法”当先,如何将学术研究与司法实务结合得更加紧密是法学社探索努力的方向。多年来,通过举办“山东大学模拟法庭大赛”等准实务型实践活动,法学社培养和选拔了一大批优秀法科学子走出山大,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山东大学青年学子的风采。
  2012年11月,在“首届全国模拟环境法庭大赛”中,山东大学代表队以扎实的基础、精准的分析、巧妙的写作、良好的风度给法官、评委和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获得亚军。12月,在第十届“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大赛中,山东大学代表队的队员们继2005年后再次捧得第十届“理律杯”冠军杯。
  对于“理律杯”,队员们感言:“理律于我,仿佛美梦一场,让人久久回味。走过那在一起呆了60天的讨论室,总觉得还会从早到晚都亮着灯,总觉得一推开门就会有无休无止的争论,总觉得一坐下就会有键盘敲打的声音回响在耳边……法学社三十载,是一首史诗,记录着荣耀与辉煌,也记录着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祝愿更多的学弟学妹能从中汲取营养,从中体悟法的真谛。”“本届比赛中涉及今年2012年6月刚刚出台的《内幕交易解释》,极少有学者发表看法,最高院也没有新的典型案例发布,这给了参赛者很大的机会和挑战。对于法条的理解也是我们一次一次争议的焦点,我自己甚至还‘编’了第五条中‘动议’的含义。我想这也是组委会编纂此案例的初衷——让法科学生拥有一种实践的能力,一种能够理解和运用法律规定的能力……我丝毫不怀疑一旦离开‘理律杯’,离开法学社,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件事情都不会带给我如此深刻的感受,也许这就是‘理律杯’和法学社最大的魅力。”

社会责任重担在肩 志愿服务步履同行

  “青春积跬步,志愿行千里。”多年来,山东大学法学社一直在志愿服务的路上不懈努力着。秉承着“宣传法制、弘扬正义、服务同学、回报社会”的社团宗旨,法学社立足自身专业优势,不断传承和丰富着志愿服务精品项目——普法宣传。
  作为法科学生,法学社人从未缺少社会责任感,他们热切希望学以致用,真正让法律服务于人民和社会。普法宣传志愿服务活动为同学们宣传法制、回馈社会创造了良好机会,也已成为法学社的标志性活动之一。目前,法学社志愿服务团队已与省内多家律师事务所、司法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志愿服务对口关系,还与多所省内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并发起成立“山东省法科学生联盟”,号召更多的法科学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2012年12月3日,山东大学学生法学社的志愿者们到历下区燕山社区广场参加法学社与济南市历下区司法局、济南电视台生活与法频道、森信律师事务所、北京大学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以“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为居民普及法律知识,解答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关于婚姻、财产继承等方面的法律疑问,并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了解那些比较容易被忽视的法律问题,希望以社团的力量,营造起社区居民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虽然他们年龄小,但是懂得真是比我们多呢。”年过古稀的宋奶奶笑着说道。
  每次志愿服务活动后,志愿者都会认真整理笔录,分析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并选取难点着重分析研究,形成调查报告或论文。近年来,法学社基于志愿服务所形成的调查报和论文,多次获得各类学术竞赛奖项。2010年包揽“挑战杯”山东大学赛特等奖60%的份额,有2项作品获山东省特等奖,1项作品获全国赛一等奖。2012年,依据法学社志愿服务一手材料所形成的调查报告和论文共有17篇,其中关于新婚姻法、新生代农民工、网络安全等领域的问题将继续深入研究,以期在随后的“挑战杯”全国赛中再创佳绩。      
  平凡的志愿服务,留下了法学社人不平凡的足迹,法学社的爱心火种也正是在这一点一滴的行动中薪火相传。在全体社员的努力下,法学社赢得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赞誉,校内外媒体先后对法学社的事迹进行报道。2011年,法学社被授予“山东省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弘扬校园法学风 传递山大正能量

  作为校级精品社团,法学社在新生入学伊始的“社团总动员”中便凭借巧妙的设计和精彩的表演,吸引着新生们的眼球。在法学社的特色纳新宣传中,独具特色的“正装秀”是最为引人注目的。身着法袍和律师职业装的社员们集体亮相,为大家展示现场版的“模拟法庭”,成为社团纳新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年的社团常规工作中,法学社都力求在保持传统精品活动的基础上,创新活动形式,挖掘新的活动内容,以满足同学们对于法学学习和课余生活的不同需求。定期的法艺博览活动,通过法律电影展演的方式,使同学们对法庭审理的流程、庭辩的方式方法有更深入的认识,对法律及其相关文化有更全面细致的了解;邀请法学名家开展学术沙龙活动、开办实务讲座和法律诊所,给同学们提供了学以致用、锻炼自我、展示风采的舞台。制度化的法庭旁听活动让每一位法科学生对司法实践产生最为直观的认识,真切感受到法学理论在法律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新开创的校级活动法学知识竞跑大赛,将法学知识与运动巧妙融合,让同学们在欢笑中提升法学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
  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精品活动,吸引了许多法科之外的学生参与,法学社的社员范围也迅速扩展至全校本科生群体。通过法学社这一平台,更多学生认识到法律并不是冰冷的规则体系,而是大家维护个人权利的最有力武器。同时,通过参加各类法律志愿服务活动,越来越多的学生增强了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观念。法学社始终认为,一个校级的精品社团,服务对象决不能局限于一个学科,服务山大全体师生,服务社会,推进法治社会进程,一直都是法学社全体成员努力的终极目标。
  他们怀揣梦想,肩负使命;他们积极进取,蓬勃向上;他们携手齐心,荣辱与共;他们求真务实,坚强有力。他们是山东大学的优秀学子,更是祖国的明天。爱心永不停歇,梦想终将实现,山东大学法学社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相关链接: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新闻人物杨杰
十大系列人物报道——新闻人物刘大钧


【供稿单位:法学院    作者:尹上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莉荔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