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年来,山东大学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依法治校水平不断提升,建立系列制度,规范完善决策程序和重要决策过程,各项机制不断健全;完成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数字校园取得新进展,大力推进民生工程,教学科研生活设施等保障条件明显改善;全面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加强校园综合治理,确保了校园安全稳定。本期报道,我们盘点大事记,共同回顾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在和谐校园建设方面的重要举措和取得的成绩。
健全制度规范程序,提高依法治校水平
1. 建立健全学代会、教代会制度
2006年9月,山东大学第29次学生代表大会暨研究生第11次代表大会召开,审议通过了《山东大学学生会章程》(修正案),建立了较完善的学代会制度。在原有教代会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落实山东大学2009年通过的《山东大学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规定》,依法行使好二级教代会的审议建议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完成二级教代会重点工作。
2.制定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章程,进一步加强学位和学术管理
2011年1月4日,山东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10年第二次会议在中心校区召开,审批了《山东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2011年3月,山东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学部学术委员会调整工作完成,同时新设学术道德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章程制定和学术委员会调整进一步加强了学术管理,规范了学术委员会组织和行为,促进了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审议、学术决策和学风维护等学术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3.建立并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2012年11月,教育部就山东大学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意见进行反馈,充分肯定了山大在“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改革试点项目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近年来山东大学制定了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规范完善决策程序,并在2009年6月制定实施《山东大学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实施办法》,全面规范了重大项目、大额资金、人事任免等重要决策过程。
4.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
2009年10月28日,山东大学召开审计工作会议,会上宣读了《山东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分析审计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并总结部署了审计工作。2013年4月11日,山东大学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做好山东大学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山东大学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山东大学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等,研究确定了学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工作安排。近年来,学校党委通过制定《关于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具体办法》等一系列督查、审计、问责等制度,强化了监督制约和责任追究。
5. 不断规范和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近年来,山东大学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校务公开工作,于2009年制订《山东大学校务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山东大学关于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山东大学校务公开工作指南》,建议并实施公开制度,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
重大工程项目竣工,全面推进校园建设
6.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
2006年1月,山东大学召开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会议,传达了《山东大学关于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意见》、《山东大学关于加强班车、交通车管理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和《2006年水电指标管理实施细则》,强调要重点加强能源管理,完善学校后勤成本项目核算体系,推进家属区物业管理社会化,规范办公用品的标识、规格和制作,按标准配备办公家具,实行假期公共教室、学生宿舍、食堂分区集中定点开放几个方面的工作,提高相关设施运行效益。
7.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2006年,山东大学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落实《山东大学关于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意见》(山大党字[2005]12号),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10月19日,学校下发《关于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通知》,提出要按照六中全会精神要求,扎实推进和谐校园建设。12月8日,学校召开和谐校园建设研讨会,就山东大学和谐校园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交流研讨,明确把科学发展、依法治校、安全稳定、校园文化、队伍建设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点。
8.工程训练中心竣工
2009年4月20日,工程训练中心在兴隆山校区竣工,工程建筑面积22023平方米,是目前我国乃至亚洲体量最大的工程训练中心,成为学校重要的学生实践创新、教学科研基地。
9.知新楼全面投入使用
2011年3月4日,山东大学召开知新楼A座搬迁工作会议,标志着知新楼这座目前学校建设体量最大、高度最高、功能完善、高智能化的标志性建筑全部投入使用。知新楼于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首届十大“齐鲁文化新地标”,总建筑面积127455㎡,分A座、B座、C座、D座等4个功能区,B座、C座、D座已于2010年4月启用。
10.山东大学体育馆落成、山东大学博物馆新馆开馆
2011年9月29日,山东大学体育馆落成典礼隆重举行。山东大学体育馆为乙级体育馆,总占地面积约3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472平方米,座席数7263个,总投资额3亿元,可进行地区性和全国单项体育比赛。2011年10月4日,山东大学博物馆新馆开馆。新馆的投入使用为展示山东大学的建设成就和文化魅力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11.中心校区新校门、大成广场、稷下广场落成
2011年10月7日,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新校门暨大成广场落成典礼隆重举行。2011年10月11日,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稷下广场落成典礼隆重举行。新校门位于中心校区南广场南侧校园中心轴线上,为中心校区的主门,采用主次塔楼连接柱廊的形式,以中心轴线为轴对称,在南侧入口处形成环形广场,寓意山东大学朴实厚重,胸怀博大,广纳四方贤才。大成广场是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的中心广场,是学校文化、礼仪及休读的重要场所,体现了鲁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稷下广场位于中心校区北门学生公寓东部,突出了齐文化的文化内涵。
12.兴隆山校区图书馆竣工
2012年6月25日,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图书馆竣工典礼举行。该馆总建筑面积19722.07平方米,是山东大学第一个严格按照现代化图书馆的规范和功能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的文化建筑,功能设施齐全。它的建成,标志着兴隆山校区教学设施基本完善。
13.兴隆山校区综合实验楼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心校区明德楼改造扩建工程完工
2011年11月,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综合实验楼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该工程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2009年11月竣工,是山东大学基本建设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工程。2012年6月,中心校区明德楼改造扩建工程完工,工程建筑总面积29496.42平方米。其中,扩建部分建筑面积8048.3平方米,改建部分面积21488.12平方米。
积极开展数字校园建设 进一步完善办公系统
14.建成新一代双栈校园网
2008年,学校通过技术升级建设了全国首个万兆纯路由架构双栈校园网,全面支持下一代网络技术,至2012年联网计算机数超过6万台。自2008年开始实施服务器虚拟化建设,目前已达到国内高校先进水平。已运行虚拟机131台,为36个校内单位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平台,节约了服务器购置经费、节省了数据中心空间,大大降低了数据中心能耗。
15.建成校园无线网络,为师生提供便捷网络环境
2009年起,学校开始建设校园无线网络,目前已覆盖90%的教学办公区域、50%的学生宿舍,预计最迟2014年将完成对校园的全面覆盖,为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更为便捷安全的网络环境。2010年4月15日,山东大学(威海)与威海市联通公司签署校园无线局域网合作建设项目协议。
16.山东大学校园卡系统获教育部嘉奖
2011年12月,山东大学校园卡系统荣获教育部“2011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奖”。该系统是集校务管理、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功能覆盖六个校区,是目前国内高校功能最全、规模最大、覆盖校区最多的校园卡系统之一。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自主研发了系列基于校园卡的应用子系统。2010年,学校自主研发的《基于网络和校园卡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智能测试系统》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1月,学校自主研发的《山东大学基于校园卡的教师就餐子系统》上线运行;2012年5月,学校自主研发《基于校园卡的学生免费开水子系统》上线运行;2013年3月,学校自主研发《基于校园卡的党员自助缴费系统》上线运行。
大力推动民生工程建设,改善工作生活条件
17.新建一批集资住房、学生公寓、博士后公寓、专家公寓及青年教师公寓
2006年,学校新建集资住房1244套。2006年6月4日至7月4日,学校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集资建房后腾空的住房进行周转分配,3000多人喜获新居。2007年9月,中心校区双栋高层学生公寓工程竣工并交付使用。2009年8月28日,洪家楼校区博士后公寓正式启用。2012年4月28日,兴隆山校区专家公寓及青年教师公寓封顶。各公寓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师生员工的住宿条件。
18.各校区系列新食堂建成开业
2006年9月,中心校区综合服务楼四层一多餐厅开业;2007年3月,兴隆山校区二号食堂——悦园餐厅正式启用;2010年9月6日,山东大学(威海)新建学生生活综合服务楼——文泰苑建成开业;2011年10月8日,趵突泉校区新建食堂——杏园餐厅正式启用,大大改善各校区师生的就餐条件和环境。
19. 后勤系统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工作全面展开
2006年8月,后勤系统举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布实施动员大会,会上宣读了《后勤系统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发布令》,标志着学校后勤系统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工作全面展开。2009年11月,山大获评“中国高校伙食工作先进单位”。
20.“走进后勤”系列活动举行
2009年11月-12月,后勤机关党支部与校工会党支部、学工部党支部联合举办“走进后勤”系列活动,邀请学生、教职工、家长、学生记者代表走进食堂、水电供热管理服务中心、校园楼宇中心、交通通讯管理服务中心、后勤资产管理中心、幼教发展中心,感受后勤系统的规范运作。2012年9月,在机关党委和后勤党委的倡导下,各院部主要负责人共同走进学生食堂检查指导工作。山大先后于2008年12月、2011年12月获评“全国高校后勤系统信息与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并于2011年12月获评“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
21.山东大学改善交通、电力、物业设施,深化社区物业改革
2006年以来,后勤保障部交通通讯管理服务中心积极改善车辆状况,新购置客车共28台。其中9座2台,14座2台,19座5台,21座1台,27座1台,38座3台,51座7台,55座7台,极大地方便了师生出行。2006年6月,学校启动各单位用电指标化管理工作;2007年9月,学校启动学生宿舍用电指标化管理工作。2007年9月,中心校区10KV中心开关站进入试运行阶段。2012年6月,学校完成社区门禁、监控系统安装,并深化社区物业改革,调整学校、职工分担费用额度,并实行代扣代缴。2012年12月,山大获评“中国高校物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22.进行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建设
2011年10月,山东大学获得住建部“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平台”项目资助,2012年2月签订合同能源管理协议,项目于2013年全部完工并顺利通过住建部组织的验收。2009年8月,山东大学浴室太阳能项目通过山东省财政厅和经贸委组织的验收。2009年10月及2011年6月,山大获评“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
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完善交通消防安全治理
23.连续三年获评“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
2007年-2009年连续三年,山东大学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山大严格实行学校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不断完善学校治安防控体系,大力加强人防、技防、物防建设,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确保了敏感时期和重要节点的安全稳定。山大获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社会稳控与安保工作先进单位”,山大公安处先后被山东省公安厅授予集体二等功三次、三等功一次。
24.新生消防逃生演练安全教育被教育部推广
自2006年起连续8年,学校把消防逃生演练工作纳入新生军训课目,该做法被教育部以简报形式表扬并向全国推广,省委高校工委、教育厅下发文件,要求全省高校学习山大做法,将消防逃生演练工作纳入新生军训课目。
25.中央财政、学校加大消防、技防投入,改造安保基础设施
2010年,学校投资216万元安装66套学生宿舍门禁系统,投资61万元新增幼儿园、中小学电视监控系统。2011年,学校投资200多万对四个校区监控系统模拟系统升级为网络系统。2012年,学校及中央专项经费投入近700余万元,签订安防系统维保合同;新增视频监控摄像机;更换、维修、新增各类消防器材;更新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新增老旧木质楼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新增高层逃生缓降器;改造防火门闭门器;更新高层公寓消防应急电源;对学生公寓消防应急灯进行更新改造等多项工作。消防设施在学校安全防范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多次及时发现火情,避免了重大安全事故,综合安全防范能力大幅提高。
26.“绿色校园,步行运动”推行,完善交通安全治理
2011年,山东大学颁布实施《山东大学校园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山东大学校园机动车门禁及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投入资金130万安装了校园门禁管理系统,系统运行良好。2012年,各校区更换、安装、维修了各类交通设施标志,布设交通标线,在学校建成五处大中型停车场的基础上,开辟简易或临时及专用停车场所,并且在中心校区力推“绿色校园,步行运动”,减少机动车辆在校园内通行量,校内交通秩序明显得到改善。
相关链接:
迎党代会系列报道——大事记盘点之学生培养
迎党代会系列报道——大事记盘点之体制机构改革
迎党代会系列报道——大事记盘点之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