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之聚焦文化发展

发布日期:2013年08月07日 16:54 点击次数:

  [本站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在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中,山大学子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的号召,牢记青年责任与使命,关注文化发展,聚焦文化建设,在暑期社会实践调研中热情坚强传递“正能量”,脚踏实地践行“中国梦”,为文化强国之梦的实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立足济南特色 品味泉水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山大学子立足济南的地方特色,深入挖掘济南泉水文化的源头,积极传承老济南的“泉”韵文化,加强济南传统文化宣传。
  医学院“泉韵实践团队”在大明湖对游客进行济南文化宣传导览服务,并在济南市文化局举办的“全国群众文化优秀节目惠民展演”十艺节系列活动中担当志愿者,协助晚会工作人员,共同为泉城市民呈现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老城故事”社会实践调研团队通过对居住在老城区附近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古建筑现状进行走访,深入到老城区里的泉水人家,挖掘隐藏在居民家中的古泉,收集相关的民间传说和名人轶事,为深入探究“如何对济南老城区进行保护性开发”这一问题提供宝贵的资料。口腔医学院“泉眼流金”社会实践团在搜集资料基础上,走访带有济南泉韵的地点以了解老济南的风貌和变迁,寻找老济南在建筑、美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变迁足迹,为弘扬济南文化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宝贵文化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山大学子认识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活动,拯救凝聚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
  历史文化学院ICH是一支对山东省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保护和开发现状进行调研的团队,他们先后赴山东省柳子剧团、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青岛市茂腔剧团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在保护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参考意见及解决措施,希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保护和开发作出一些努力。机械工程学院的萧笛文化社会实践调研团在玉屏县城区展开问卷调查活动,队员们走访了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县文化局,对当地的箫笛文化的市场、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以引起更多的人们关注萧笛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山大学子广泛调查调研,探索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现状,追寻民族文化辉煌灿烂的足迹。
  管理学院“HOME”民族技艺调研团,对临沂人民广场西侧的石柱雕刻进行实地考察和了解,发掘当代石雕工艺的发展与进步,从中了解民族书法的石刻、碑文艺术。材料学院“民族小镇行”社会实践调研团队分组对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的契丹文化、 宁城辽中京遗址中京文化、巴林左旗北五台山的蒙古文化等进行系列专题调研,为下一步总结分析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重温红色足迹 领悟中国梦真谛

  在重温艰难革命历程中感悟时代发展、明确责任、找好定位,在品味革命故事与精神的过程中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是山大学子重读红色历史、调研红色文化发展的目的所在。
  电气工程学院“探访济南近现代历史印记,展望美丽中国梦想”调查团参访济南近现代历史遗迹与历史展览馆,并利用暑假走访老一辈革命家、老干部,领悟年轻一代践行“中国梦”的使命与责任。数学学院“思源”调研团队在济南、天津等地进行学习和走访,在平津战役纪念馆进行了启动、参观、座谈等活动,并计划在新学期初组织宣讲演讲等活动,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勇挑历史重任。

聚焦文化生活 建设精神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山大学子着眼实际,联系生活,关注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在实践中探寻真知。
  化学与化工学院“书香”实践团队队员们针对当前国民读书率逐年降低这一问题进行调研,通过发放问卷、与图书馆读者交流、举办座谈会等方式深入调研济南市民读书情况,并提出合理性建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与网络社交”主题实践则将目光瞄准在探究网络媒体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背景下青年学生群体在网络社交媒介中的参与影响,以探究不同社交途径下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希望通过调研结果的分析为加强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一些努力。
  山大学子以心怀天下的胸怀和求真务实的品格,行走在祖国大地上。他们用青春的足迹践行着美丽的中国梦,用智慧和勇气承载着时代的使命,用知识和能力贡献着青春的力量。


【供稿单位:校团委    作者:文/苟晓曼 图/团委资料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徐易 红岩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