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九月上旬,山东大学团员青年201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全校1016支立项团队在党的十八大精神、团的十七大精神和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指引下牢记立项初衷,深入基层、践行梦想、绽放青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圆满完成了实践活动。
聚焦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结合专业知识,关注经济热点,深入调研,助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是每个山大学子的责任与担当。经济学院“帮客(BANK)”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国内银行柜台,通过调研中国商业银行柜台业务与电子业务发展现状,深刻认识到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电气学院“走进新村民”实践团队走访薛营村等地基层村干部和普通民众,调研当地新农村经济建设全面发展进程,调研当地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加快实现农民富裕。机械学院“梦工”实践团队前往徐工机械生产一线参观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平台,了解到当今企业只有坚持走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道路,才能在当代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关注时政热点
为积极响应“宣传落实十八大精神,践行青春梦想”的时代要求,山大学子关注基层民主建设,落实中央新出台的政策法规,关注政治体制改革,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新进展尽绵薄之力。法学院发挥专业优势,就中国法制改革和党章修改等热点时政话题展开调查,认真思索中国法治进程,并为中国法制建设建言献策。环境学院“红星引力”社会实践团队在济南泉城公园、荣军医院等公众场合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宣讲授课、入户访谈等形式,认真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政管学院“政观天下”实践团队调研不同专业类别对大学生政治关注度产生的影响。他们分文、理、医、工四个学科以学生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得出政治关注度及其思维方式的学科、性别差异性变数等结论。
体验民族文化
文化作为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其繁荣发展尤其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研究群众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外语学院“寻迹”社会实践团赴云南腾冲寻访滇西抗战老兵,通过参观滇西抗战博物馆、国殇墓园、李根源故居等地,接受红色教育,坚定了革命信念,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文学院“七宝”社会实践团队到阳谷县海会寺感受佛法光辉,在放生、禅修等一系列活动中领悟宗教文化的精髓。药学院“金色布朗”调研团走进木老元,贴近布朗族文化,探寻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革新文化传统传承形式等意见和建议并被当地居民所采纳。
助力社会建设
在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为了中国新时期建设的重中之重。社会建设更加注重和谐,提倡以人为本。山大学子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以实际行动为社会增添和谐元素。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梦享新农村”团队走进乡镇,采访乡村干部,深入基层了解中国新农村建设推进进程。公共卫生学院“老人家”社会实践团队在济南市内开展城乡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调研,关爱空巢老人,通过陪老人聊天、帮老人体检等方式与其建立友谊。管理学院“温暖爱心”社会实践团队走进盲人按摩诊所和多家残疾人开办的电脑维修店,了解残疾人生活中的困难,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密切了他们与政府间的联系。儒学高等研究院“知行讲堂”社会实践团赴菏泽市郓城县郭屯镇五所贫困农村小学开展公益支教活动,携手镇政府领导共圆当地留守儿童“求知梦”。
宣传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山大学子在实践中积极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材料学院Mac思维团队回归家乡,走访菏泽市区政府机关,了解菏泽生态文明建设最新动态,深入调研群众意见,切实反映民意,并整理形成千余字建议书,上交有关部门,受到当地政府褒奖。物理学院“青春践行绿色梦”团队奔赴济南各区市,调研垃圾回收、再生资源利用等热点绿色发展问题,提出了引进国外蚯蚓分解有机物或是废弃物甲烷化等方式处理垃圾的建议,祝愿祖国早日实现绿色梦想。土建学院“泉韵新生”社会实践团队宣传“绿色地产、绿色人居”,致力于打造济南人民适宜生活、适宜休闲的绿色家园建设理念,将美丽中国建设理念深入人心。
青春绽放三下乡,五位一体铸辉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服务他人、锻炼自我的一个良好舞台。山大学子在实践过程中积极观察、认真思考、用心感悟,用实际行动践行学校“三跨四经历”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以最昂扬的精神面貌投身实践、奉献社会、服务群众,奋力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