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山东大学青年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重要回信精神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04日 10:27 点击次数:

[本站讯]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满对新时代青年的鼓励与关怀,催人奋进。山大青年师生认真学习重要回信精神,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秉持山大基因、立志挺膺担当,书写好“强国建设、青春有为”的精彩答卷。

扎根基层,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西部计划志愿者、文学院毕业生李威龙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说,“教育的目光不能总是盯着花园里耀眼的牡丹花,而要更多投向墙角处不起眼的苔花。”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们拥有敢于追梦的权利,让他们能够看到心中的“那片海”,从而越过眼前的“这座山”。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我希望能够成为学生们人生路上的掌灯者与撑伞人,送予他们一缕微芒,带来一盏星火,照亮孩子们走向光明的人生路,以萤烛末光增辉西部志愿红,用无私奉献奏响青春之华章。山东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新疆队队员、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徐少磊表示,作为支教团新疆队的一员,我从学习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跨界成为一名化学教师,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频共振,让学生得到长足的成长与进步,同时发挥专业优势,创立自媒体账号积极展现新疆之美,我真切体会到了基层教育事业的需求与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志愿者的认可,更是对所有青年的鞭策。我将继续践行支教初心,保持奋斗底色,将个人成长融入乡村教育事业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不负党和人民的嘱托。山东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李佳华表示,作为即将奔赴新疆开展教育帮扶的支教志愿者,我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厚植家国情怀、发扬奋斗精神,在火热的基层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在祖国边陲贡献青年力量,种下“石榴籽”,开出“团结花”;种下“青春梦”,绽放“强国花”。青春不老,只因奋斗不止;中国常新,缘于青年永进!退役大学生士兵、全国“自强之星”获得者、管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吐地·孜牙普曾服役于驻疆部队,他谈到,“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这不仅是号召,更是指引。驻守边疆,是对家国的担当;促进民族团结,是维系民族大家庭的责任;扎根基层,是磨炼自我、服务群众的实践。新时代青年就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西部的土地上、在乡村的田野间、在基层的岗位中,贡献智慧与力量,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山东大学2024年“榜样的力量”实践服务类学生年度人物获奖团队、“医路西行”社会实践队成员们表示,医路西行社会实践队深入西部,用义诊科普守护基层群众健康,在走访调研中感受基层医疗需求,也在服务过程中与各族同胞建立深厚情谊。这不仅是对健康中国战略的积极践行,更是青春与家国情怀的同频共振。未来,实践队将更加坚定用行动诠释担当的信念,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续写青年奋斗篇章,让青春在服务人民中绽放光彩。

锤炼本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山东大学学生会负责人、国际教育学院2021级本科生牛万一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站在边疆建设的坐标上,深切感受到了双向奔赴的使命:既是将所学知识注入边陲热土的责任,更是从文化共鸣中汲取精神滋养的成长,让我深刻理解了建设边疆的本质就是青年与边疆共同完成的精神扎根。研究生会负责人、文学院2023级研究生钟炜焘表示,作为学生骨干,我将紧密团结在团组织周围,立足学生会组织工作实际,积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持把对同学们的政治引领放在工作首位,通过提升思政引领覆盖度,增强文化引领力度,扩大生涯引领服务面,助力“学在山大,快乐成长”走深落细,引导同学们将“小我”融入“大我”。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023级本科生甘骏杰是一名登山爱好者,他表示,强健的体魄,是攀登理想高峰的基石;不屈的意志,是投身强国建设的动力。我要将个人修为与家国使命紧密相连,在艰苦中砥砺,在挑战中升华,学习西部计划志愿者们坚韧不拔、奋勇登攀的精神品质,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挥洒青春,绽放光芒。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山东大学参赛学生代表、齐鲁交通学院博士后苏林萍作为去年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致信并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一员,对此次回信同样感受深刻。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戍边支教青年赤诚奉献的肯定,更是对广大青年的有力激励。青年一代一定能接过老一辈创新奋斗的接力棒,以青春的奋发姿态展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具身感知与仿生机器人学生创新团队队员、2023级研究生张文杰表示,团队在具身感知和仿生机器人方面的探索,正是希望通过解决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实际问题,让科技之光照亮更多角落,为社会发展进步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激励着我们每一位成员在科研道路上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山东大学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点石成金’——固废‘垃圾’低碳新生”志愿服务项目成员、2022级本科生张平洋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鼓励青年扎根基层、服务边疆,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我们团队成员必将不畏艰难,直面挑战,将专业所学融入到祖国的建设中,面向当下与未来,服务于工程一线,应用于国计与民生,彰显“能源人”的责任与担当。

加强引领,激励广大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山东大学团委今年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团委书记范金林表示,学校共青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激励广大青年扎根基层、服务西部,涌现出了研究生支教团、“一颗真心沉甸甸”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李威龙、驻疆部队优秀大学生士兵吐地·孜牙普等模范代表集体及个人。山大共青团将继续引领学子牢记嘱托,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挥洒青春汗水,为学校“全面图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生命科学学院团委书记刘楠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照亮了广大青年投身基层、奉献社会的前行道路,这不仅是对他们的肯定与鼓舞,更是对整个青年群体的殷切期许。作为青年工作者,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也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能够安心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根、圆梦,将青春奋斗融入强国复兴伟业。


【供稿单位:校团委    作者:团宣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林竹 李子嵩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版权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