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4月27日,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济南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杨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燕山大学教授田永君,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理工大学教授吴以成,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张联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董绍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罗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金奎娟,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蒋成保出席会议;山东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出席会议并致辞。

李术才表示,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晶体材料创新突破重任在肩、大有可为。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始终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急需,助力解决关键核心领域“卡脖子”问题。山东大学将与共建单位和各位委员一道,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光电功能晶体领域前沿,充分发挥实验室科技创新“国家队”作用,积极开展协同攻关,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全链条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国际技术制高点和标准话语权,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实验室共建单位天津理工大学校长练继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实验室运行机制和治理结构,强化需求牵引下的有组织科研,推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构建开放包容、协同高效的学术、创新、发展共同体,为实验室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实验室共建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主任许乔表示,实验室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研攻关任务,取得系列激光聚变科学工程技术突破。未来将深化共建机制,高质量完成强激光功能晶体材料与技术分任务目标,为强化国家战略安全提供核心有力支撑。

山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管恩文表示,山东省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省教育厅将紧密对接国家和省实验室体系,系统整合教育资源优势,建设晶体领域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王钟伟表示,省科技厅将全力服务保障实验室发展建设,持续支持、引导实验室产出更多突破性科技成果,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晶体材料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局长黄波表示,济南市与山东大学秉承“产教融合、校地共赢”理念,未来将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为省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天开高教科创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谭振东表示,实验室要畅通资源、技术、信息等要素流通,发挥技术、人才、成果等方面优势,推动前沿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应用实现双向赋能,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山东大学副校长朱德建主持会议并宣读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李术才为学术委员会主任祝世宁,副主任杨德仁、田永君、张荣,以及15名参会委员颁发聘书。天津理工大学副校长叶宁,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朱启华,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介万奇,北京大学教授刘开辉,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李明,苏州大学教授李亮,合肥工业大学教授胡章贵等学术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

祝世宁院士主持工作汇报环节并讲话,他表示,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牢固树立攻关意识,围绕重点方向和任务,强化有组织科研和大兵团作战;要以做好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强化科技创新使命驱动和精神引领,推动实验室在科研攻关突破与体制机制改革中实现质的飞跃。
实验室主任徐现刚作实验室组建及实施方案汇报;朱启华、叶宁、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于浩海、山东大学教授陈秀芳作重点任务汇报。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实验室未来发展规划展开深入研讨,在晶体基础理论研究、光电功能晶体设计创制、晶体高质生长技术、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共同为实验室高质量发展找问题、把方向。

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厅,天津市科学技术局,济南市科学技术局有关负责人,天津理工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山东大学职能部门有关负责同志,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领导班子成员、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
【供稿单位: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 宣传部 作者:李好旻 摄影:张云鹏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林竹 谢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