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浩,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级教研课题2项,主编全国高等学校医药规划教材1部、参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发表教研论文2篇、SCI论文30余篇;主持省级精品课程1门。2014年获山东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王小舒,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传统文学修养》,担任教育部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人;主编、参编三种全国教材。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社科成果二等奖、教育部多媒体课件大奖赛一等奖;获山东省教学名师、首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荣誉称号。

许莹,女,讲师,从事教学工作17年,主讲《大学英语》、《大学英语读写译》等4门课程。参加国家级、省级教研项目5项,参编教材2部,发表教学论文7篇。2012年被评为“外国语学院优秀教师”,入选“2013年度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

张华忠,男,教授、硕士生导师,计算机系主任。主讲校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和多门专业基础课,主持或参与省级教研项目4项,出版教材4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教研论文4篇。曾获山东大学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荣誉称号。

张喜民,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等5门课程。参加省级教研课题2项,主持学校教研项目3项;完成教学、教研和教改报告5篇,主编、参编教材4部。曾获山东大学2003年度“青年教学能手”称号。

杨霓清,女,副教授。主持、参加省级教研项目2项、校级教研项目15项,编全国统编教材2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主持省级精品课程两门,发表教研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高频电子线路》获山东省优秀教材一等奖,曾获山东大学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

陈言俊,男,研究员。主持和参加省级教研项目5项,主编、参编教材3部,发表教研论文11篇,主持校级精品课程1门。曾获省教学成果奖多项,获山东大学教学名师、爱岗敬业十大模范人物、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获省级以上奖330余项。

侯桂华,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教育部教研项目1项、校级教研项目3项,参编国家级教材2部,发表教研论文3篇。主讲的《辐射与防护》课程被评为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并作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成功上线。曾获山东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及优秀奖各1项,入选“2013年度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

高永贵,男,副教授。主讲《文化管理学》等4门课程,其中《公文写作》被列为全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参加国家、省级教学研究课题2项,主编和参编教材7部;发表教研论文8篇,其中2篇获部级教学成果优秀奖。

黄晓慧,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多门专业基础课,其中《三维技术与应用》被列为全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模具数字化设计基础》课程获山东大学2013年优秀课程网站。在暑期学校开设了《产品设计企业行》等系列课程,并带领学生深入小、微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韩英,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省社科项目3项,出版独著和译著4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现代文书学》教材获“华东区哲学社会科学类优秀图书奖”、《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曾获山东大学“三八红旗手”、“教学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

雷丽,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流体力学》等多门专业基础课,作为骨干教师参与《工程流体力学》山东省教学团队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参编配套教材1部; 2011年获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2013-2014学年山东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